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民族图书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图书馆    民族地区    古籍    古籍文献    民族古籍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哲学类    

被引量:310H指数:8北大核心: 52 CSSCI: 58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
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国民族图书馆 何丽  出版年:2003
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如何对其加以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 。
关键词:民族古籍 古籍保护 开发利用  古籍管理体制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图书馆 宝音  出版年:2008
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献典籍文字独特、版本珍贵、内容丰富多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抢救整理以及保护开发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不仅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研究和发展,也是国际...
关键词:民族文字 古籍文献 抢救 整理  保护  开发  
民族古籍保护及其策略研究
3
《中国图书馆学报》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 包和平 何丽  出版年:2005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A类)"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学研究"(202285606)的成果之一
近30年来,我国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保存机构多而分散、立法不健全、古籍损坏严重且大量流失国外。今后,应从更新观念、健全法制、完善管理体制、采用新技术、开展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加...
关键词:民族古籍 古籍保护 存在问题  保护策略  
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4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图书馆 宝音  出版年:2007
开发与利用,无论是保存还是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式。本文探讨了有形的文化资源(包括蒙古族的风俗、服饰、工艺品、风味食品、建筑等)与无形的文化资源(包括节日、庆典等)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等问题,以及找到运用这些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文化 开发  利用  
《刘赞廷藏稿》研究
5
《中国藏学》中国民族图书馆 杨长虹  出版年:2006
刘赞廷号称清末民初康藏边地一支史笔。早年追随赵尔丰拓土戍边,解甲归田后,曾在民国时期清史馆、蒙藏委员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文史馆从事康藏研究工作,编著颇丰。本文主要对刘赞廷遗存《藏稿》的产生、流传、研究价值和编纂者其人...
关键词:刘赞廷  康藏研究  民族文献
民族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6
《情报资料工作》中国民族图书馆 何丽 史桂玲  出版年:2005
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提出了转变观念、建立机制改变事业格局、制定民族文献信息发展战略、建设民族数字图书馆、建立民族文献信息数据库、调整资源结构、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族文献 图书馆事业 数字图书馆 发展对策  转变观念  文章  建设  人力资源投入 资源结构  现状  
论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关键时刻”管理
7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国民族图书馆 张静  出版年:2011
图书馆服务的"关键时刻"是图书馆和读者互动和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片段和瞬间,读者正是在这一系列关键时刻形成了对服务质量好坏的评价。图书馆引入关键时刻理论,千方百计让读者的感受"最好",是一个不断重塑自己形象,不断寻找服...
关键词:图书馆 流通服务  图书馆管理 “关键时刻”管理  
民族文献及其共建共享
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国民族图书馆 芦苇  出版年:1997
关键词:民族文献 文献资源建设 资源共享
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合理布局
9
《图书馆学通讯》中国人口情报中心;黑龙江省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 肖自力 李修宇 李久琦  出版年:199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
我们的时代虽被称为'信息化时代',但却存在着'情报饥饿'现象。这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情报资源的掌握与加工方面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在情报存取方面处于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正如发达国家一些情报专家所指出的那样,情报...
关键词:中国  文献资源 调查  布局  
关于构建中国文献修复学学科体系的设想
10
《图书馆建设》中国民族图书馆 甘露  出版年:2007
文章在简单介绍国内外文献修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创建文献修复学的意义、文献修复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相关学科、研究任务以及围绕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献修复  学科体系  构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