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 1
- 《中国科学(D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马瑾 甘卫军 闵伟 毛凤英 王琪 出版年:200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8040701)资助
-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地块间的...
- 关键词:中国大陆 强震活动 活动地块 晚新生代 构造变形 地块运动 差异运动
-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 2
- 《中国科学(D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杨晓平 闵伟 楚全芝 出版年:200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8040701);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编号:95040701)资助
- 最近20年来我国活动构造研究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总结这些定量研究成果,编制了1:400万中国活动构造图,尽可能详尽地表示了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块体、火山和地震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构造及其运动...
- 关键词:中国 活动构造 断块 断块区 块体运动 滑动速率 构造特征 运动学特征
-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 EI收录)
- 3
- 《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四川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山东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出版年: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41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1);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
-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三维发震构造模型 青藏高原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 EI收录)
- 4
-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地震局 张培震 徐锡伟 闻学泽 冉勇康 出版年:200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4CB418400)资助
-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
- 关键词:5.12汶川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高破坏强度 新地震类型
-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 ( EI收录)
- 5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冲击地压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试验室北京100029 潘一山 李忠华 章梦涛 出版年:2003
- 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试验室资助项目。
- 在对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冲击地压分为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等三种基本类型,并分别研究其发生机理,提出了通过煤层注水、卸压爆破、机械振动致生岩体裂隙改变煤体性质防治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通过开...
- 关键词:中国 矿业工程 冲击地压 煤体 顶板 断层 预测 防治
-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
- 6
- 《中国科学(D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 徐锡伟 闻学泽 郑荣章 马文涛 宋方敏 于贵华 出版年:200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8040701)资助
- 基于“活动块体”的基本概念,综合历史地表破裂型地震的空间分布、主干活动断裂和次级活动断裂的展布特征等,川滇地区可划分出4个一级块体:马尔康块体(Ⅰ)、川滇菱形块体(Ⅱ)、保山-普洱块体(Ⅲ)和密支那-西盟块体(Ⅳ)等;受...
- 关键词:川滇地区 活动块体 块体转动 构造变动 地表破裂型地震 构造动力学
-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 EI收录)
- 7
- 《地学前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杨晓平 闵伟 陈立春 出版年:200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70 1) ;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 (95 0 40 70 1)
- 文中研究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块体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部 8级、绝大部分 7~ 7.9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内 ;但对内部有次级活动构造的块体而言 ,少数 ...
- 关键词:中国 活动构造 地震
-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 EI收录)
- 8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新疆地质调查院 李锦轶 张进 杨天南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王励嘉 出版年:2009
- 国家'973'项目(2007CB411306;2001CB4098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38;49872066;4000121475;40132020);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561502-1;1212010711817;1212010611806;1212010733802;200013000201)
-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
- 关键词:北亚造山区 地壳构造分区 古板块 古陆缘 大华北古陆
-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 EI收录)
- 9
- 《地学前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出版年:2002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82 5 1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 ( 4 98340 2 0 )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资助项目
-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
- 关键词:地壳运动速度场 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大陆 构造运动 GPS速度场 活动地块
- 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 ( EI收录)
- 10
-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谢富仁 崔效锋 赵建涛 陈群策 李宏 出版年:200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7);国家科学技术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资助 ( 2 0 0 0 112 )
- 以“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资料为基础 ,总结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划分构造应力分区的原则 ,将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划为四级应力区 .指出一级构造应力区主要受板块边界的几何特征...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 分区 动力学 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