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碳储量    土壤    干旱河谷    凋落叶分解    川南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234H指数:19WOS: 25 北大核心: 53 CSSCI: 2 CSCD: 4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1
《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赵安玖  出版年:2008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C01A11);四川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5SG023-009)~~
四川省及重庆市地区森林植被是我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位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东缘。在建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按林分类型测定含碳量,结合四川4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了不同时段的碳储量。...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 含碳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动态
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
《土壤》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龚伟 颜晓元 王景燕  出版年:201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06-2;kzcx2-yw-312)资助
基于长期试验资料,从土壤肥力的角度综述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指标有机质、N素、P素和K素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及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指出长期施用有机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可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
关键词:长期施肥 土壤肥力 有机肥 化肥
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
《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张国庆 王永军  出版年:2009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7-059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C01A11)
利用森林土壤实测数据与GIS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估算了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了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394.26±514.15)TgC,平均碳密度为190.45Mg....
关键词:森林土壤 有机碳密度 有机碳储量 空间分布  四川省  
干旱胁迫对高山柳和沙棘幼苗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4
《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蔡海霞 吴福忠 杨万勤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702;31000213);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01A11);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07ZQ026-022);四川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重大培育计划项目(2007ZZ024;09ZZ023)
为了解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物光合生理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交错带两种典型植物高山柳(Salix paraqplesi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
关键词:干旱河谷 交错带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沙棘 高山柳  
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5
《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张国庆  出版年:2009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7-059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01A11);四川省农业大学211工程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可为以减排增汇为目标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根据实测的林分含碳量和区域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计算了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使用ArcGIS软件绘制和分析了四川森林植被碳储量...
关键词:森林植被碳储量  森林植被碳密度  空间分异特征 森林碳库管理  四川省  
华西雨屏区苦竹林土壤酶活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6
《应用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涂利华 胡庭兴 张健 李仁洪 戴洪忠 雒守华 向元彬 黄立华  出版年:2009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1-03);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419)资助
2007年11月—2009年5月,对华西雨屏区苦竹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0gN·m-2·a-1)、低氮(5gN·m-2·a-1)、中氮(15gN·m-2·a-1)和高氮(30gN·m-2·a...
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酶 苦竹人工林  华西雨屏区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和分形特征的影响
7
《土壤学报》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龚伟 颜晓元 蔡祖聪 王景燕  出版年:201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6-2;kzcx2-yw-312)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 a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 cm)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维数(D)的影响,并探讨了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CM,<20μm/(250~20)μm)...
关键词:长期施肥 微团聚体组成 特征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根生物量的影响
8
《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涂利华 胡庭兴 张健 李仁洪 何远洋 田祥宇 肖银龙 景建飞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C01A11-03);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SZD0419)
从2008年1月起,对华西雨屏区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m-.2a-1)、低氮(5 g.m-.2a-1)、中氮(15 g.m-....
关键词:氮沉降 活性有机碳 根生物量 慈竹 华西雨屏区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9
《应用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罗承德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606A-06;2004BA606A-0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1);四川省教育厅项目(08ZB038;09ZB053);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运用分形模型,研究了川南坡地及其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不同退耕模式样地>0.25mm的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
关键词:退耕模式 植被恢复  团粒结构 分形维数  
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10
《水土保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王海英 宫渊波 陈林武  出版年:2008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2001BA606A-06-3)
以嘉陵江上游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站内5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以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上层>下层,且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变化;②5种植被恢...
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理化性质 嘉陵江上游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