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唐代    宋代    唐五代    公主    校勘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轻工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136H指数:5北大核心: 14 CSSCI: 16 CSCD: 1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
1
《历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戴建国  出版年:1999
本文对宁波天一阁所藏明抄本 《官品令》进行了考证, 认为此书正是久已湮没的宋代法律典籍 《天圣令》。作者详细考证了这部残存令典的体例、篇目以及它所保存的 《唐开元二十五年令》原文, 指出这个残本的发现不仅对了解北宋的典章...
关键词:《唐六典》 天一阁博物馆  开元七年  《宋会要辑稿》  明抄本 官品 《宋刑统》 《通典》 新发现  北宋前期
民国时期妾的法律地位及其变迁
2
《史林》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程郁  出版年:2002
民国时期未形成强大的反蓄妾社会舆论。北洋政府时期,家长与妾的关系为合法的契约关系;作为家属之一员,妾在具有私产持有权、被赡养权与一定的遗产继承权等的同时,对家长承担着保持贞操的义务。南京政府时期,在法律正文中去除了妾的字...
关键词:民国法律  妻  身份地位
江南子城的形态变迁及其筑城史研究
3
《史林》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钟翀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5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BCK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江南地区的子城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记录与古地图、综合运用近年考古及实勘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考察此类构造的分布特征与长期演化历程,并利用近代实测城市地图,通过城市历史形态学的分析与比较,对子城在江南的起源...
关键词:子城  筑城史  江南地区  城市历史形态学分析  近代城市地图  
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的转型
4
《社会科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虞云国  出版年:20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J50405)资助
"唐宋变革论"作为一种理论参照系,将文学艺术的转型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场景中作总体性审视,真切地勾画出这一转型从萌蘖到勃发的历时性演变,并深刻揭示这种演变的社会性动因。这一新视野有助于结合文学艺术的固有特点,从体裁形式、受...
关键词:唐宋变革论  文学艺术 文化转型
唐代城市消费的方式、水平和结构研究
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张剑光 张洁  出版年:2006
唐代城市商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与市场紧密相连。城市中各个阶层虽然与市场的联系程度不太一致,但逐渐密切是共同的发展趋势。城市中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既有官员贵族和富商们的高消费,也有普通工商业者衣食丰足的...
关键词:唐代 城市消费  消费行为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唐五代江南麻布纺织的地理分布
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张剑光  出版年:2002
唐代前期 ,江南地区麻布生产面广量大 ,各州都有麻布纺织 ,但质量不是很高。中唐以后 ,江南麻布生产保持传统 ,继续发展。其中常、苏、湖、宣四州代表了江南麻布生产的最高水平 ,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歙、处、衢、婺等州...
关键词:地理分析  江南地区  麻布纺织  产地  唐代
略论宋代天文学人才的培养与任用
7
《自然科学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胡静宜  出版年:2001
宋代重视培养实际致用人才和高能力、高层次的人才 ;放宽考试条件 ,通过各种各样途径来选拔人才 ;同时 ,也注重提携和推荐后学、地位低下者来参加具体工作。这些人才 。
关键词:宋代 天文学家 人才培养  中国  教育 天文历法工作  人才选拔
宋代加役流刑辨析
8
《中国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戴建国  出版年:2003
本文针对李文凯提出的有关宋代加役流刑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家加役流别作为法官量刑判案的基本刊之一,仅仅是沿用了唐律的罪名和刑罚名称,在实际执行中,以折杖法折代其部分刑罚,并视犯罪情节轻重,附加刺配等刑罚,以增强惩治力...
关键词:宋代 加役流刑  折杖法  刺配 刑罚制度
《大学》成书问题新探——兼谈朱熹怀疑《曾子》十篇真实性的内在思想根源
9
《文史哲》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刘光胜  出版年:2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09JZD004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11CZS006)的阶段性成果
将《曾子》十篇、郭店儒简与《大学》比较后,可以发现《大学》内外贯通的治国理路、正心诚意的修身路径、忠恕内省的推仁方法,在《孟子》之前都已出现,因此《大学》成书晚于《孟子》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对《大学》和《曾子》十篇均持怀...
关键词:《大学》  《曾子》十篇  郭店儒简
关于《新唐书》的书法问题
10
《史学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刘丽 张剑光  出版年:2007
北宋中期,《新唐书》在宋祁、欧阳修的主持下,历十七年终于修成。然而人们对《新唐书》的批评很多,集中在书法问题上,包括史料的取舍、语言的采用、褒贬体例等。《新唐书》之所以在书法上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修书组织存在重大缺陷...
关键词:《新唐书》 书法 欧阳修  宋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