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    价值观    人工智能    高校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055H指数:20北大核心: 97 CSSCI: 111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城市精细化管理如何包容地摊经济——基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实证调查研究
1
《中国发展观察》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王岩  出版年:2018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上海中心城区地摊经济调查报告"成果
2017年8月6日,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了"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
关键词:上海中心城区  精细化管理  实证调查 经济  地摊 包容  城市 地方人民政府
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
2
《探索与争鸣》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何云峰  出版年:2017
人工智能的出现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人类为了弥补自身劳动能力的不足。因此也可以说,人类创造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要替代人类去完成某些人类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或者是为了减轻人的劳动负担,抑或是为了提高劳动的效率。这样的替代挑战了...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劳动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
《青年学报》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 何云峰 宗爱东  出版年:2019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于2015年制定《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或教育部门开始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而且有的学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方面力图进行创新。但是,目前...
关键词:中小学  劳动教育 劳动幸福  
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
4
《江汉论坛》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何云峰  出版年:2017
上海市高等学校高原高峰建设计划资助
劳动幸福标示的是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所得到的深层愉悦体验。真正的劳动幸福是一种社会整体发展状态。劳动幸福在本质上展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和人的尊严。劳动幸福的程度取决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程度、人与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幸福  劳动尊严 人的类本质  劳动人权  
从体面劳动走向自由劳动——对中国“劳动”之变的再探讨
5
《探索与争鸣》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何云峰  出版年:2015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奴役劳动到谋生劳动,再从谋生劳动向体面劳动的转化,最后走向未来的自由劳动。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岗位不充分、劳动权利保护不完全、中等劳动收入比例不高等原因,目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尚处于谋生劳动...
关键词:奴役劳动  谋生劳动  体面劳动 自由劳动  人类社会发展  
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制度
6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胡斌 何云峰  出版年:2019
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道路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2016WZX014);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随着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全面自动化。这个正在生成的社会现实意味着经典劳动价值论"一切价值均来自人类劳动"的命题必须被重新思考。笔者以为,弱人工智能应被视为介于人与物之间的特殊劳动者。这样才能解释弱人...
关键词:弱人工智能  劳动  资本原则  
自我评价的多维哲学思考(笔谈)——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7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教授 何云峰 胡建  出版年:2007
主持人:陈新汉,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出版多部评价论方面的专著,在此研究方面多次获得国家哲学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基金的资助.
从哲学上进行自我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个体为主体的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自我评价的哲学研究有利于深化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哲学研究;对以群体或社会为主体的自我评价进行哲学研究,有利于理解群体或社会的自我意识机...
关键词:自我评价 社会控制机制 哲学研究 学思  历史唯物主义  相互作用机制  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  
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
8
《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 何云峰 万婕  出版年:2020
2019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重大课题)“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ZHDA22)。
劳动精神在社会文化价值层面上是依据因劳称义原则建构的社会整体精神系统,其主体性是对全社会共同关联的文化价值系统的精神支撑。在具体的个体层面上,劳动精神的主体性直接跟个体的属人性关涉起来。劳动精神的主体性在个人层面展现的是...
关键词:劳动精神  主体性 因劳称义  
论劳动幸福权
9
《社会科学家》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何云峰  出版年:2018
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人的所有权利都是劳动幸福权的具体化和展开,但不能同劳动幸福权相冲突。在劳动的本真意义上,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任何劳动都应该展现幸福,区别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
关键词:劳动创造人  劳动幸福权  自由劳动  幸福观 幸福感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散论
1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何云峰  出版年:2016
上海市高等学校高原高峰建设计划之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科项目
劳动人权和天赋人权有本质的不同。它是用劳动来解释人的权利和社会合理性的理论或者学说。只有劳动人权,才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意的整个马克思理论根基。因为人类社会真正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而人的解放主要表现为人和劳动...
关键词:天赋人权 劳动人权  马克思主义 文化价值 自由劳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