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生物质炭    水稻土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    土壤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8,123H指数:54WOS: 108 EI: 21 北大核心: 266 CSSCI: 11 CSCD: 28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和Cd的污染特征 ( EI收录)
1
《环境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吴新民 李恋卿 潘根兴 居玉芬 姜海洋  出版年:2003
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 (2 0 0 2 0 12 )
将南京城市建成区分为矿冶区、开发区、商业区、城市广场、风景区、老居民区等 6大功能区 ,选择采集土壤样本 5 6个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选择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活性形态含量 .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中Pb、Cu...
关键词:城市土壤 城市功能区 重金属污染 环境效应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2
《地球科学进展》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潘根兴 赵其国  出版年: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主要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稳定性与碳汇效应"(编号: 40231016)资助
《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生效,我国面临着CO2减排的巨大压力。分析了我国农业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研究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在耕地资源严重短缺、耕地地力趋于下降的背景下面临着2个巨大挑战:提高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与补偿...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 固碳  CO2减排 全球变化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农业土壤
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
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张阿凤 潘根兴 李恋卿  出版年:2009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
国际上对将农田废弃物制成生物黑炭施用于土壤作为农业增汇减排的一种关键途径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介绍了生物黑炭的基本性质及其碳稳定性,对农田土壤的改良效应,并讨论其在农业增产和增汇(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作物...
关键词:生物黑炭 固碳减排  土壤改良 应对气候变化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4
《土壤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周萍 李恋卿 张旭辉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6)资助
土壤碳固定是当前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地球表层过程研究的重要优先领域。国际社会对全球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驱动着土壤学对土壤固碳容量与潜力、固碳与减排的过程与机理的前沿探索,并越来越呈现为一个独特的土壤学新...
关键词:全球变化生物学  固碳土壤学  农业土壤 碳循环 土壤碳库 土壤学
影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5
《土壤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吴新民 潘根兴  出版年:200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BK991 96)资助
城市土壤深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具有明显的重金属人为富积的特点 ,认识这些土壤重金属丰度、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周围环境因子的关系 ,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修复城市土壤生态系统。本文对南京城市土壤中Pb、Zn、Cu、Cd四种重金...
关键词:城市土壤 重金属 污染因子 关联度分析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Cd、Cu和Se的含量差异及其人类膳食摄取风险 ( EI收录)
6
《环境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省昆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李正文 张艳玲 潘根兴 李久海 黄筱敏 王吉方  出版年:2003
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资助 (2 0 0 2 0 12 )
采用田间试验法 ,研究了江苏省 5 7个水稻品种籽粒对太湖地区乌栅土中Cd、Cu、Se的吸收积累 .结果表明水稻籽粒的Cd、Cu、Se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0 0 99± 0 0 3 9、4 86± 2 5 95...
关键词:水稻重金属吸收  镉 铜  硒 籽粒积累  品种差异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7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1710 5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缓解碳汇饱和的碳固定及其机制是寻找陆地生态系统碳管理可持续战略的主要科学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具有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近年来 ,国际学术界在探讨温带森林、湿地和极地生态系统与土壤碳汇效应的同时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 全球变化 中国  水稻土 有机碳固定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8
《地球科学进展》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代静玉 周运超 张平究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主要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稳定性与碳汇效应"(编号:40231016)资助
在整理和统计国内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着重讨论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分布、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及最近时期有机碳的固定趋势,分析我国不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的特点,期望对于我国当前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
关键词:中国土壤 土壤有机碳库 农业土壤碳固定  碳循环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9
《第四纪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曹建华 周运超  出版年: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272141和49972087)
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土壤碳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土壤碳的移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着重针对陆地系统碳汇饱和问题介绍了土壤碳对大气CO2源汇效应的碳转移过程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指出应加强对土壤碳转移及其对全...
关键词:土壤 地球表层系统 碳循环
表层带岩溶作用:以土壤为媒介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过程——以桂林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
10
《中国岩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潘根兴 曹建华  出版年: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72141);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
作者基于在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的长期、系统观测及有关实验研究进展,从影响岩溶作用的土壤化学因素、土壤CO2 及土壤有机碳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土壤对于表层带岩溶作用的媒介及驱动意义,提出岩溶地球化学过程涉及到土壤中Ca2+ 的...
关键词:表层带  岩溶系统 岩溶作用 土壤媒介  生态系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