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应用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假设句    方言    中原官话    词汇化    X    

研究学科:

被引量:128H指数:5北大核心: 16 CSSCI: 19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非现实句和现实句的句法差异
1
《语言教学与研究》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张雪平  出版年:2009
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为:2008YBRW061)的研究成果
"现实"和"非现实"是一对情态范畴。各种非现实句的非现实性强弱不同,形成了从认识层面到时间层面的一个连续统。非现实句和现实句是对立的两种句型,在句法上存在一系列差异,非现实性强的非现实句与现实句句法对立明显。本文从形式上...
关键词:非现实句  现实句  非现实范畴  典型范畴  语义语法范畴
“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
2
《语言研究》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张宝胜  出版年:2007
根据“预设评价”的概念,“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是:付出代价,获取正面结果或避免负面结果。这个语义特征又归因于人们共同的诸如“趋利避害”、“为获益而先受损”等语境心理。16种在逻辑上应该有的“宁可”复句形式只有4种形式的原...
关键词:宁可 预设评价  语境心理  综合语义值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3
《汉语学报》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董秀英 徐杰  出版年:2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BYY045)的支持
本文试图运用句法操作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假设句的句法操作问题,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来解释假设标记添加位置差异的原因。文章的主体包括两大部分:(1)以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假设句为考察对象,根据句法操作手段和操作位置的不...
关键词:句法操作手段  句法操作位置  跨语言比较 语序和谐  
假设兼话题标记“X说”的形成探析
4
《汉语学习》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张雪平  出版年:2010
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RWZD06)的研究成果
假设连词"X"和虚化的"说"构成的"X说"可作假设标记和话题标记。"X说"成为假设标记萌芽于中古,其中"若说"词汇化为假设标记完成于唐代,有些"X说"至今尚未完全完成其词汇化过程;唐代见到"X说"作话题标记的典型用例。"...
关键词:“X说”  假设标记  话题标记  词汇化
《杂字类编》的汉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
5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丁喜霞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舶载书目》研究”(13BTQ030)阶段性成果.
《杂字类编》是一部日本江户时代学习汉语的唐话辞书,收录了近30000条汉语词,其中,主要是近代汉语口语词和方俗词,也有一些文言词和非纯汉语词,具有混合词汇的性质。究其原因,当与时代特征、编者的汉语程度和母语的干扰、辞书的...
关键词:唐话辞书  《杂字类编》  域外汉籍 词汇面貌  汉语史价值  
也谈“N之V”结构
6
《语言研究》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傅书灵  出版年:2011
先秦汉语宾语小句大都要采用"N之V"的形式,而所谓动词直接带"NV"宾语的形式一般应分析为"V1+N+V2"兼语结构。"N的V"源自近代汉语,一开始只作主宾语,"五四"之后随着古文使命的终结,它只继承了古汉语作主宾语的"...
关键词:N之V  可识度  兼语结构 动宾结构
河南夏邑方言中的语气词“来”
7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董秀英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假设性虚拟范畴及其句法实现方式>(11YJC74002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虚拟范畴及其句法实现方式>(2010-QN-026)
夏邑方言语气词"来"的用法很丰富,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进行,状态的持续等事态变化,也可以表示强调等情态语气。本文通过历史探源和方言比较,论证了该方言语气词"来"并非其他语气词的变读,而是动词"来"的语法化,是近代汉语语...
关键词:语气词 时体 语法化 主观化
“一旦”用法的形成与演变
8
《汉语学报》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张雪平  出版年:201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表达系统研究"(编号:2012BYY0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句子的非现实情态研究"(编号:13BYY1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研究"(编号:12YJA740108)的资助
"一旦"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连词,较少作副词,偶尔用作非典型名词。这些用法的形成经历了两条演变路径:其一,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于语义的抽象化,战国时它由短时义类名词演变为短时突发义时间副词。其二,由于未然假设句语境的影响和句...
关键词:一旦  名词性 时间副词 假设连词 充分条件连词  
“如果(说)”类假设词语的连用规律及其成因
9
《汉语学习》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张雪平  出版年:2019
"如果、要是、要、一旦、万一、果真"六个假设连词常彼此连用,也可与假设连词或少数"如果说"类假设词语连用,"如果"一般要前置。假设连词彼此一般不连用,也较少与"如果"等六个假设连词连用。"如果说"类假设词语不能彼此连用。...
关键词:"如果"类  "如果说"类  连用规律  语义范围 表达功能  
假设句的非现实性特征和表达功能
10
《中州大学学报》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张雪平  出版年:2021
2020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非典型假设句的结构和功能研究”(2020BYY001)。
通过对实例的统计分析发现,假设句分句中核心谓词具有非自主倾向,宾语具有弱受动性,实体义成分少且无指成分多,还常出现表非现实情态义的能愿动词和语气副词,而排斥现实情态义语气副词。这些句法特征充分证明假设句是一种非现实性认识...
关键词:假设句 非现实性 语法特征 逻辑功能 语用功能 篇章功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