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    痕量    对硝基酚    杂多酸催化剂    杂多酸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46H指数:4EI: 1 北大核心: 1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杂多酸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
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李瑞波 徐贵潭  出版年:2007
介绍了杂多酸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催化作用,并对近几年负载型杂多酸和混合型杂多酸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酸催化作用  负载杂多酸 混舍杂多酸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的碘
2
《化学与粘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徐敏 郝义  出版年:2007
经研究发现,在稀盐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中性红能使其褪色。加入碘离子后,碘离子对该氧化褪色反应又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又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包括酸度,试剂的用量,温度,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从...
关键词:催化光度法 中性红
化学实验中含铬废水的处理
3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于凯 关淑霞  出版年:2006
将含铬废液浓缩后,在弱碱性条件下沉淀过滤.沉淀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溶解氧化后再次过滤分离沉淀。两次滤液合并.用稀硫酸调节pH为7~8.蒸发水份,并冷却到室温结晶,再经重结晶提纯得到产品重铬酸钾.经分析。产品纯度达96%以上.
关键词:含铬废液 重铬酸钾 废物回收 综合利用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的铬(VI)
4
《化学与粘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郝义 徐敏  出版年:2003
基于醋酸介质中,草酸钠作活化剂,铬(VI)对过碘酸钾氧化茜素红而使其褪色的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铬(VI)的动力学光度法,讨论了其动力学条件。方法简便,灵敏,选择性好。测定铬(VI)的线形范围为0~40μg/L,...
关键词:铬(VI) 动力学光度  催化反应  
对于糖脎生成的探讨
5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李瑞波  出版年:2006
关键词:糖脎  最佳反应条件 实验确定  成脎反应  时间  
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戊酯
6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徐贵潭 李瑞波  出版年:2003
以钨、硅杂多酸为催化剂,对乙酸和戊酯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酸醇比、带水剂的用量、对合成乙酸戊酯的影响,得到了合成该酯的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6.4%.
关键词:乙酸戊酯  杂多酸催化剂 乙酸  戊醇 酯化反应 反应时间  酸醇比  带水剂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对硝基酚
7
《化学工程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徐敏 郝义 郭丽华  出版年:2001
研究发现 ,在硫酸介质中 ,Zn(Ⅱ )能催化H2 O2 与酸性铬蓝K的褪色反应 ,加入对硝基酚后 ,对硝基酚又能灵敏地阻抑该氧化褪色反应 ,同时研究了该阻化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对硝基酚的方...
关键词:阻化褪色反应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 对硝基酚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8
《化学工程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郝义 徐敏 李瑞波  出版年:2001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α ,α’ -联吡啶存在下 ,铜 (Ⅱ )催化过硼酸钠氧化中性红使其褪色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灵敏地测定痕量铜 (Ⅱ )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0~ 2 5 μg/L ,检测限为 ...
关键词:催化反应  动力学光度法
稀土对K_(11)[Sm(AlW_(11)O_(39)H_2)_2]·21H_2O的气相热扩渗及其导电性研究 ( EI收录)
9
《稀有金属》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李玲 韦永德 杜华 周百斌 于凯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671009);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0511032)
参照文献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高温气相多组分混合稀土化学热扩渗,经ICP,XPS,IR,XRD和TG-DTA等测试分析证实,微量稀土元素La和Ce等已渗入到杂多配合物的体相。利用四电极法对扩渗后化合物的导...
关键词:稀土 杂多配合物 导电性 扩渗 四电极法
谈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
10
《呼兰师专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化学系 陈红艳  出版年:2002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违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教学目的的整体性;以评价一堂课代替整体教学活动评价,有失评价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课堂教...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评价  教师创新 评价观 评价过程  模式  忽视  改变  做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