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旅游业    旅游    旅游产业    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991H指数:17WOS: 4 北大核心: 31 CSSCI: 25 CSCD: 8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1
《旅游学刊》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 舒伯阳  出版年:1997
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舒伯阳一、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与“个性”的需求多样化,促使现代旅游业的经营触角不断向未知领域延伸。伴随着近年来全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农业正成...
关键词:观光农业旅游 现状分析  观光农业项目  生态农业 地域模式  大中城市  观光农业园 城市居民  传统农业 农业公园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
2
《经济地理》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李娟文 王启仿  出版年:2000
本文简介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方面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出发 ,以北京、广东、湖北、西藏自治区为例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及...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阶段  理论  现状分析  中国  
武汉旅游景点国内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3
《经济地理》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万先进  出版年:2001
本项研究在大量实地调查基础上 ,阐述了城市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以及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 (如性别、年龄、职业、旅游目的等 )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影响 ,同时 ,运用活动空间及曲线分析方法 。
关键词:武汉市  旅游景点 游客行为 城市风景区  旅游目的地 旅游资源开发 行为属性特征  
都市旅游与旅游产品开发──以武汉市为例
4
《经济地理》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魏卫 李娟文  出版年:1997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产品开发 武汉市  
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以武汉市为例
5
《人文地理》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李娟文 彭红霞 何军  出版年:1999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旅游形象的现状与问题, 阐述了如何从理念定位、视觉强化和宣传推销三个环节来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观点,并以此为依据,对武汉市旅游形象塑造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城市 旅游形象 塑造  武汉市  
我国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技术进展
6
《国土资源遥感》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王宏志 朱俊林  出版年:2000
结合作用所参加的研究工作 ,探讨了我国近年来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技术方法的阶段性发展规律 ,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土地利用 图像解译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旅游区的景观生态化设计
7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舒伯阳 张立明  出版年:2001
湖北省教委基金!资助项目 (97A0 11)
从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工程角度切入生态旅游 ,探索建立一种适用于一般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的理论框架及操作方法 .
关键词:生态旅游 景观生态学 三元结构  生态化设计 生态恢复 自然保护区 宏观生态格局  
武汉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
8
《经济地理》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李娟文  出版年:1998
关键词:武汉市  旅游城市 旅游环境 对策  
长江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战略布局探讨
9
《经济地理》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张立明  出版年:2000
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委托研究项目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长江三峡地区宜昌———重庆段形成了长达 6 6 0km的狭长水库 ,改变了三峡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和社会生态结构。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 ,特色鲜明 ,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但毕竟代表了库区经济结构...
关键词:长江三峡库区 旅游产业 产业布局  
从乡村性到后乡村性:乡村旅游的理论展望
10
《旅游导刊》湖北大学旅游学院 李志飞 吴锦超 张晨晨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16BJY140)资助。
乡村地理学提出用乡村性来定义乡村,旅游地理学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旅游者需求的改变,乡村性逐渐被解构,正在流失。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背景,提出重构乡村性——后乡村性,并探...
关键词:乡村性 后乡村性  乡村旅游 后乡村性指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