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生姜    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068H指数:20WOS: 46 北大核心: 60 CSCD: 5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分级方法研究进展
1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张林 吴宁 吴彦 罗鹏 刘琳 陈文年 胡红宇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81;3087039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00-11;2006BAC01A00-1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2)资助
磷作为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在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宜的土壤磷素分级方法研究土壤中磷素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对揭示土壤磷素供应和流失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从土壤...
关键词:磷素形态 分级方法  Hedley磷素分级法  Tiessen磷素分级法  
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的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
2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省阿坝州川西林业局 李娇 蒋先敏 尹华军 尹春英 魏宇航 刘庆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33;31270552);中国科学院碳专项(XDA01050303);中国科学院方向项目(KSCX2-EWJ-2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4-01)资助
采用野外原位收集方法,对川西米亚罗林区不同林龄(9、13、31年)的粗枝云杉人工林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粗枝云杉人工林根系的单位质量、长度、面积及根尖分泌速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9年生云杉林...
关键词:粗枝云杉 林龄根系分泌物  根系活力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邛崃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邛崃市国有林场 张曼夏 季猛 李伟 刘华存 王彦杰 张林 潘开文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1146;31100350)资助~~
弄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变化,可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巨桉和水杉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临近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
关键词: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结合有机碳  
土壤水、氮供应对麻疯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4
《植物生态学报》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焦娟玉 尹春英 陈珂  出版年:2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0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81);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SWUST-CX09032)
在盆栽半控制试验中,采用两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在3个土壤水分梯度(分别为80%、50%和30%的田间持水量(FC))下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处理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幼苗的光合特性。比较了不同水分和氮素...
关键词:氮含量 氮肥  CO2响应曲线 光响应曲线 光合色素 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土壤水分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庞学勇 包维楷 吴宁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70118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C01A1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No.KZCX2-XB2-0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No.CIB-2007-LYQY-02);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和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共同资助~~
土壤活性有机质在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SAOC)库是极易变动的,其组分动态与周转速率主要受森林植被类型、演替过程以及由此造成的凋落物输入类型、数量、质量和季...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质 土壤活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矿化碳  
川西高原季节性雪被覆盖对窄叶鲜卑花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的影响
6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胡霞 吴宁 吴彦 左万庆 郭海霞 王金牛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78,3115011047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I84B02,2011BAC09B04-02-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4)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2011Y1SA01)资助
2010年1—5月在川西高原采用人工雪厚度梯度试验(0、30和100cm),应用网袋分解法对窄叶鲜卑花叶片凋落物进行分解试验,测定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其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无雪被覆盖的样地上分解5个月后的凋落物质量损失...
关键词:川西高原 雪被覆盖  窄叶鲜卑花  凋落物分解 养分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卫云燕 尹华军 刘庆 黎云祥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30530630;3080016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No.KZCX2-XB2-0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No.08B2031)~~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土壤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未来陆地生物圈表现为碳源/碳汇的关键环节,揭示这一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陆...
关键词:气候变暖 土壤呼吸  土壤碳库 土壤碳循环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含水量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8
《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焦娟玉 陈珂 尹春英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0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81)
以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1年生盆栽幼苗为材料,通过设置3个土壤水分(分别为80%、50%和30%田间持水量(FC))处理,研究土壤含水量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麻疯树的水分适应性...
关键词:麻疯树 土壤含水量 气体交换 渗透调节  膜质过氧化
花椒叶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韩志军 陈静 郑寒 马建华 吴瑜 冯鹏真 周建平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7152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8BAD98B03);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专项(Nos.2009ZX08009-010B,2009ZX08002-003B);四川省作物育种攻关项目资助~~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花椒叶浸提液(5、10、20、40、80 g L-1)对3个大豆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花椒对大豆化感效应的总体趋势为浸提液浓度越高,对大豆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高于40 g L-1的浓...
关键词:花椒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大豆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开花物候对极端干旱的响应
1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省龙日种畜场 牟成香 孙庚 罗鹏 王志远 罗光荣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000233;31170432);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HICAP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4-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
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其生态系统效应的研究对预测未来生态系统格局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模拟分别发生在植物生长季初期和旺期的百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开花物候...
关键词:极端干旱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开花物候 花期持续时间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