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剖面    有机氯农药    沉积物    土壤    重金属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水利类    矿业类    

被引量:3,960H指数:30WOS: 181 EI: 112 北大核心: 374 CSSCI: 8 CSCD: 37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 ( EI收录)
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克信 王国灿 陈奋宁 徐亚东 骆满生 向树元 寇晓虎 赵来时  出版年:2007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高原新生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综合研究'(No12120106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621002;40672137)
根据在高原及邻区近7年完成的1∶250000地质填图资料,划分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古近系-新近系残留盆地共92个.沉积范围大且序列完整的盆地分布在高原周缘和腹地.在高原的南、北和东缘,沿区域性大断裂带分布许多走滑拉分盆地.古...
关键词:古近纪-新近纪 沉积盆地 地层序列 地貌格局  隆升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分区与序列及其对隆升的响应
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张克信 王国灿 季军良 骆满生 寇晓虎 王岳明 徐亚东 陈奋宁 陈锐明 宋博文 张楗钰 梁银平  出版年:201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10103,121201073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921062,4083021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编号:MSFGPMR200810)资助
在系统查阅1996~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完成的177幅1:25万地质填图和前人已发表的新生代地层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古近纪-新近纪残留盆地共98个,归属为南疆-西昆仑、柴达木-祁连-西秦岭、羌...
关键词:古近系-新近系  残留盆地 地层分区 沉积演化  青藏高原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3
《环境科学与技术》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溪 周爱国 甘义群 陈正华 王旭  出版年:2010
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综合研究"(1212010818093)
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同时污染农作物,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生物修复法近年来得到了特...
关键词:金属矿山 重金属污染 土壤 生物修复
早三叠世生物与环境研究进展
4
《古生物学报》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童金南 殷鸿福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212;40621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FY120300-1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4910503)联合;中国地质大学"转折期研究群体"和IGCP-572计划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早三叠世的生物和环境是古生代生态系统向中-新生代(现代型)生态系统重大转变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代表了显生宙地球演化史上一种十分特殊的状态,其不仅是全面揭示古、中生代之交突变事件的关键,而且是探索当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起...
关键词: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 灭绝-残存-复苏-辐射  早三叠世 中国南方  
植物蜡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5
《生态学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婧婧 黄俊华 谢树成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930210)
陆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如叶、茎、花、果实等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它是由一系列复杂化合物组成的具有三维微结构的疏水层,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生物学功能。作为植物与环境的第一接触面,蜡质对外界环境因...
关键词:植物蜡质  化学组成 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 EI收录)
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生物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梁银平 朱杰 次邛 何卫红 张克信  出版年:201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矿调[2004]1-1;1212010610103;121201073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0921062;40830212);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070410971)
林子宗火山岩是发育在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带的古近纪火山岩,被认为代表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结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产物,其确切的时代对于限制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限具有重要意义.对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的林子宗火山岩...
关键词:锆石U-Ph年龄  地球化学 林子宗群火山岩  冈底斯中部  
青藏高原新生代主要隆升事件:沉积响应与热年代学记录
7
《中国科学(D辑)》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克信 王国灿 曹凯 刘超 向树元 洪汉烈 寇晓虎 徐亚东 陈奋宁 孟艳宁 陈锐明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批准号:4062100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10103);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546)资助
利用在青藏高原及邻区近10年完成的1:25万地质填图资料,通过对全区92个古近系-新近系残留盆地分布格局、充填序列和时空演化分析揭示出,古新世-始新世藏南和新疆叶城地区是新特提斯残留海的一部分,青藏腹地为广阔的近海冲积平...
关键词:新近纪  构造隆升 低温热年代学 沉积响应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局
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察研究院 王国灿 曹凯 张克信 王岸 刘超 孟艳宁 徐亚东  出版年:201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02060;40672137)资助
青藏高原不同部位低温热年代学记录、沉积记录和构造变形记录揭示出存在60~35,25~17,12~8Ma(藏南17~12Ma)和大约5Ma以来4个主要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除了藏南地区在17~12Ma发生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及其...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新生代 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  高原扩展  
湿地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抗性及吸收和累积
9
《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董志成 鲍征宇 谢淑云 严森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2029)
通过对大冶市铜绿山铜矿区人工湿地中芦苇的野外调查和Cu、Pb、Zn、Cd、Cr5种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该区芦苇对有毒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该湿地芦苇对5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累积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①...
关键词:有毒重金属 吸收累积模式  生物富集能力  抗性 芦苇 湿地
旋回地层学:地层学解读时间的第三里程碑 ( EI收录)
10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龚一鸣 杜远生 童金南 张克信 冯庆来 谢树成 胡斌 齐永安 张国成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472020;40072041;406210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8030);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546);SINOPEC项目(G0800-06-ZS-319).
围绕对地质时间的认识,地层学取得了从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3次里程碑性的重大进展.以生物地层学为基础并与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相结合建立的、以百万年为计时单位的地质年代表既创造了地层学的辉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关键词:旋回地层学 岩石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时间  米兰柯维奇旋回 泥盆纪 华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