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语    核心词    语法化    语义    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2,906H指数:20WOS: 13 北大核心: 465 CSSCI: 448 CSCD: 3 RDFYBKZL: 2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
1
《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戴维.希契柯克 张亦凡 周文慧  出版年:2012
批判性思维立足于理性反思某个问题及其相关证据得出判断,即"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证、评估证据、判断论断的合适性和推导有根据的结论等技能。"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具有开明和公...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改革
汉语时间顺序的认知基础
2
《当代语言学》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董为光  出版年:2004
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一文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他关于汉语时间系统认知基础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篇运用词源学方法 ,全面探讨了汉语时间顺序说法的认知来源 ,认为 :(1)将时间和事件结合起来 ,从旁观察...
关键词:汉语 时间顺序  认知心理 时间系统  隐喻 词源学 功能  语言表现
语言认知心理对“差点儿DJ”结构的影响
3
《语言教学与研究》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董为光  出版年:2001
汉语“差点儿”动词短语包含着不同的语义语法关系 ,一般采用朱德熙先生的做法 ,以“说话人是否希望事情实现”为标准来分化它们。本文提出一个分化更彻底、更合理的分类 ,并从认知的角度 ,对造成复杂现象的深层原因给予解释。认为...
关键词:“差点儿”  动词短语 认知心理 语法
称谓表达与词缀“老”的虚化
4
《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董为光  出版年:2002
关于“老”从实词转变为前缀与后缀的历史过程,已经有了不少专门的研究,但是对词缀“老”的虚化原由进行探讨的还不多。我们注意到:词缀“老”的主要作用,是充当“称谓词语”的积极构造手段;而语言交际中“称谓表达”的各种实际需要,...
关键词:汉语史 称谓词 词缀化 词缀“老”  
盛唐诗韵系略说
5
《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孙捷 尉迟治平  出版年:2001
关键词:韵部系统  诗歌 盛唐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6
《文学评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何锡章 王中  出版年:2006
普通话写作建构了现代文学的特定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方言作为规范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个体性。然而随着...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方言 民族共同语 汉语写作  非意识形态  “全球化”  思维方式  语言模式 审美品质 “独语”  
动词介词化的句法语义机制
7
《语文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何洪峰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法化视野下的介词更新研究"(项日编号:11BYY0075);教育部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近代汉语新生并消失的介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WB019)的资助
汉语动词介词化的主要机制是结构扩展和去语义化。动宾结构扩展成"V_1·N·V_2"式连动结构,构成了动词介词化的句法结构基础。连动结构中的三个结构成分V_1、N、V_2构成三层句法语义关系:V_1与N、N与V_2、"V_...
关键词:动词 介词化  语法化机制 结构扩展  去语义化  语义溢出  
汉语动宾型离合词的语用分析
8
《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丁勇  出版年:2002
本文根据动宾型离合词的不同扩展形式,分析了动宾型离合词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动宾型  离合词 语用分析
浅析“亲属称谓名词”的类词缀化及构成新词的特点
9
《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宋培杰  出版年:2002
本文简要分析了“爷”、“婆”、“哥”、“嫂”、“姐”、“妹”、“弟”等亲属称谓名词的类词缀化问题,它们在构成新词的过程中,词汇意义弱化,语法意义增强,词缀化的倾向明显。在此基础上,又简单概括了亲属称谓名词作为类词缀构成新...
关键词:类词缀化  词义泛化 词义类化  文化含量 平民心理  
试论汉语被动标记产生的语法动因
10
《语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何洪峰  出版年:2004
汉语的被动表达可以不用标记。但为什么会产生被动标记,汉语方言的被动标记为什么庞杂而不成熟,从被动标记本体是难以找到答案的。文章相信被动标记的产生有着简单而统一的根本原因。汉语的语序结构类型是 SVO 型,汉语的话题结构是...
关键词:被动标记  结构类型 话题结构  语法动因  语法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