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动词介词化的句法语义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洪峰[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语文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法化视野下的介词更新研究"(项日编号:11BYY0075);教育部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近代汉语新生并消失的介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WB019)的资助

年  份:2014

期  号:1

起止页码:15-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核心刊

摘  要:汉语动词介词化的主要机制是结构扩展和去语义化。动宾结构扩展成"V_1·N·V_2"式连动结构,构成了动词介词化的句法结构基础。连动结构中的三个结构成分V_1、N、V_2构成三层句法语义关系:V_1与N、N与V_2、"V_1·N"与V_2。这些结构成分及句法语义关系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决定V_1的语义是否被"漂白"及其"漂白"的程度,从而决定V_1是否虚化及其虚化程度,即决定V_1是动词、半介词还是介词。这些介词化的句法语义机制及语法化过程,导致汉语介词呈现出一系列语法化特征。

关 键 词:动词 介词化  语法化机制 结构扩展  去语义化  语义溢出  

分 类 号:H146.3[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