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茨威格    《论语》    汉语    诗歌    茨威格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86H指数:7北大核心: 8 CSSCI: 4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兼谈美国PDS模式的启示
1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熊明川  出版年:2005
从分析我国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素质不高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出发,借鉴美国PDS模式中教师职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教育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以提高教育实习指导质量。
关键词:教育实习 指导教师 专业化发展  PDS模式
《论语》“孝”字的文化阐释
2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程碧英  出版年:2003
《论语》是儒学文化的源头。本文就《论语》中孔子言"孝"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孝"的文化内涵除了"善事父母"外,还应包括统治者的"慈惠爱民",从而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一种为政之道与成己之方。并且,...
关键词:《论语》 孝  善事父母 慈惠爱民  
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的种类及其发展特点
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4
改革开放以来 ,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 ,主要有音译词、意译词、音译兼意译词、音译加注词、借形词五种。外来词在新时期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音译词大量增加 ,字母词呈递增趋势 ,借用词缀孳生新词现象普遍 。
关键词:汉语 外来词 种类  发展特点  音译词 意译词 音译加注词  音译兼意译词  借形词
汉语歧义类型及其消除
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4
歧义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消极作用是影响汉语信息的顺利传递。歧义的成因复杂 ,类型多样 ;消除歧义必须视具体语言材料而选择最简洁。
关键词:汉语 歧义 类型  消除  
茨威格小说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
5
《外国文学研究》四川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杨荣  出版年:2003
四川省教育厅 2 0 0 2年青年基金项目"茨威格小说研究"(编号 SB0 2- 0 2 8)的阶段性成果
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 ,茨威格小说并非仅仅是再现和图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还突出地反映了作家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关注 ,对战争的抗议 ,对被社会抛弃的畸零人的同情。只有认识茨威格小说与弗洛...
关键词:茨威格 小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  
汉英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比较
6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5
汉英语言中的颜色词在构成形式上有很多共同性 ,但这些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却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掌握这些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 ,既是我们学习、研究汉英两种语言的需要 ,也是我们学习、研究中西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汉英语言 颜色词 构成形式  文化内涵
也谈“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
7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四川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2
“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日趋流行 ,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句式的产生 ,是历史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 ,吸收英语“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 ,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结果。这种句式...
关键词:“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  汉语 句法 语用价值 语言规范
与时俱进: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
8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陈正平  出版年:2004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先进文化与民俗文化创新>系列论文(达师专[2003]81号)。
创新的当代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稳定性,但它又是与时俱进的,它在不断变异以适应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民俗文化的急剧变异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民众正在经历一场观念的大转变。面临全球化过...
关键词:与时俱进  民俗文化 都市民俗 文化转型 先进文化 创新  变异  
论中外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
9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成良臣  出版年:2001
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稀金以及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堪称吝啬鬼的著名典型。他们生长在不同国度、时代和社会环境中 ,既有突出的共性 ,...
关键词:世界文学 夏洛克形象 阿巴公形象  葛朗台形象  泼留稀金形象  严监生形象  吝啬鬼形象 比较分析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由来及语用价值
10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黎昌友  出版年:2002
“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日趋流行 ,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句式的产生 ,是历史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 ,吸收英语“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 ,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结果。这种句式...
关键词:"动宾式动词+宾语"句式  语用价值 汉语 语义 语言规范 英语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