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教育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创业型人才    教师    课程改革    继续教育    高考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169H指数:15EI: 1 北大核心: 40 CSSCI: 23 CSCD: 8 RDFYBKZL: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1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教育学院 涂思义  出版年:2005
从 1999年开始 ,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职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其原因有人才市场的容量不足的问题 ,也有大学毕业生自身的问题 ,还有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 ,必须寻找有效的对策 ,包括...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与教师教育改革
2
《教育研究》成都教育学院 周小山 严先元  出版年:2002
当前正在全国展开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培训理念 ,变革培训的模式与方法。新课程的教师培训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更新观念 :着眼深层建构——以课程“理解”促进观念更新 ,用通识教...
关键词:新课程  师资培训 教师教育 改革  教师专业化 基础教育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3
《课程.教材.教法》成都教育学院 周小山 严先元  出版年:2003
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应在整体把握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内容的组合-统合培训内容的重点要求,研制培训内容的组合结构,形成培训内容的递进系列,把握培训内容的施教原则,确定培训内容的设计框架,同时,还要认真探索新课程教师培训...
关键词:新课程  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操作模式  
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
4
《历史教学(下半月)》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市教科所 冯一下 李洁  出版年:2003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引导和促进他们将陈旧的传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式 变革  主动接受学习  研究性学习
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5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教育学院 陈大伟  出版年:2005
文章分析了教师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这一专业生活特点和主要专业工作,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工具性、情境性、个人性、缄默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于情境认知、实践活动和反思对话,并由此提出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策略和...
关键词:教育情境 实践性知识 情境性认知  实践活动  反思对话  
论学习态度的形成、变化及功能价值
6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李文富  出版年:2002
学习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是由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心理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态度的改变与个体原有的学习态度的特征及个体心理品质有关。学习态度具有适应、认知、满足需要和自我防御的功能;良好的学习态度一旦形成,同...
关键词:学习态度  功能价值  情感因素 学习个体  认知  情感 行为  
和谐管理理念对中小学管理的启示
7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教育学院 李科  出版年:2004
和谐管理理念根植于东西方管理思想之中。和谐理念具有系统性和人性化的特征 ,强调管理中柔性和非理性的成分 ,这些特征对中小学管理很有启发意义。在中小学管理中应从目标、组织、人员、形象、环境、质量等方面寻求和谐 ,推动学校管...
关键词:和谐理念  中小学管理 动态平衡  启示  
论川西古典园林
8
《中华文化论坛》成都教育学院 许志坚  出版年:2003
川西曾经活跃过许多对巴蜀地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自古蜀国以来 ,祭祀这些历史名人的祠庙历代屡有兴建 ,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罕见的名人祠庙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由川西历史名人祠庙衍化而成的园林与北方皇...
关键词:中国川西  名人祠庙  古典园林 历史积淀 文化内涵 美学风格
英语学习中形成性评价的策略与操作
9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教育学院金牛校区 周蓉  出版年:2003
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现在的评价体系中不只是终结性评价,更多地采用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应遵循激励性原则,自主性原...
关键词:英语学习 形成性评价  英语教学 学生评价  学习档案
朱纯深译《荷塘月色》部分段落赏析
10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教育学院 李平  出版年:2005
朱纯深先生在译文《荷塘月色》中的遣词造句力求传达原文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赏析片段,见微知著,从原文的部分段落及其译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字斟句酌,精心选词,使用了大量常见且富于表现...
关键词:《荷塘月色》 头尾韵法  倒装与平行  对照与通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