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 EI收录)
- 1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黄润秋 出版年:200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50539050)
- 中国是一个滑坡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其中大型和巨型滑坡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大型滑坡更是以其规模大、机制复杂、危害大等特点著称于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收集20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典...
- 关键词:边坡工程 大型滑坡 实例研究 发育规律 形成机制
-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 EI收录)
- 2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润秋 李为乐 出版年:200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40841009)
- "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地...
- 关键词:工程地质 “5.12”汶川大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上盘效应 GIS分析
-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 EI收录)
- 3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许强 董秀军 李为乐 出版年:2019
-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521002);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重大科技支撑研究课题(KJ-2018-2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8SZ0339)~~
- 中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高位并被植被覆盖,传统的人工调查排查在一些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已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年来绝大多数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
- 关键词:地质灾害 早期识别 监测预警 “三查”体系 INSAR LIDAR
-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 ( EI收录)
- 4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许强 汤明高 徐开祥 黄学斌 出版年: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579099)
- 滑坡预警预报是地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难点。结合近年来我国数十起重大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并提出斜坡变形时间演化的三阶段规律和斜坡裂缝空间演化的分期配套特性,并对外...
- 关键词:边坡工程 预警预报 变形-时间曲线 裂缝分期配套 时空综合分析
- 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 ( EI收录)
- 5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润秋 出版年: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50539050)
- 受青藏高原挽近期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尤其是环青藏高原的东侧地带,河流深切,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以及人工开挖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构成中国最具特色的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问题之一。结合青藏高原隆升这一...
- 关键词:边坡工程 高边坡 高地应力 地球动力过程 稳定性控制
-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 ( EI收录)
- 6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润秋 出版年:200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强震作用下斜坡失稳破坏机制及分布规律"(2008CB425801)
- 汶川8.0级地震由于地震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因而所触发的崩塌、滑坡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成因机制也极为复杂,具有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许多现象非常特殊并超越了人们过去的认识。通过现场调...
- 关键词:边坡工程 汶川8.0级地震 地质灾害 形成机制 分类
- 地震边坡破坏机制及其破裂面的分析探讨 ( EI收录)
- 7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颖人 叶海林 黄润秋 出版年:2009
-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GZ2009–14)
- 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机制是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前提,目前主要采用拟静力与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地震边坡破坏机制为剪切破坏,并以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剪切滑移面作为地震动力作用下的破裂面,而不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
- 关键词:边坡工程 地震 破坏机制 破裂面 动力有限差分法
- 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EI收录)
- 8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国庆 黄润秋 石豫川 许强 出版年:201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733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330;41130745)
-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只能获得静态单一的安全系数。为获得边坡渐进失稳过程中的稳定性状况,提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利用动态强度折减法搜索出渐进扩展的滑动面,并结合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安全...
- 关键词:边坡工程 稳定性评价 滑动面扩展 强度折减法 动态安全系数
-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 9
- 《工程地质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唐川 梁京涛 出版年: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2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CB425801)
- 2008年9月24日汶川震区的北川县暴雨导致区域性泥石流发生,这次9.24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地震与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泥石流特征,获取的气象...
- 关键词:汶川地震 暴雨 泥石流 分布规律 起动过程
-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 10
- 《工程地质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许强 黄润秋 出版年:200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强震作用下斜坡失稳破坏机理及分布规律"(2008CB425801)资助
-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地质环境条件异常脆弱的龙门山地区,加上地震震级高、释放能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汶川地震不仅直接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地质灾害,且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动力学特征。在对汶川地震灾区崩滑灾害进行大量调查的基...
- 关键词:汶川地震 震裂溃屈 临空抛射 碎屑流 流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