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 EI收录)  

Integrated Space-Air-Ground Early Detection,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for Potential Catastrophic Geohazar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强[1] 董秀军[1] 李为乐[1]

XU Qiang;DONG Xiujun;LI Weile(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基  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521002);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重大科技支撑研究课题(KJ-2018-2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8SZ0339)~~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7

起止页码:957-9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CSCD、CSCD2019_2020、EI、GEOBASE、IC、INSPE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高位并被植被覆盖,传统的人工调查排查在一些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已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年来绝大多数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进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再通过专业监测,在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预报,以此破解"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这一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难题和国家急切需求。"三查"体系首先通过光学遥感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实现区域扫面性地质灾害隐患的普查,随后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和无人机摄影测量实现高地质灾害风险区段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详查,最后采用现场调查、地面与坡体内部监(探)测等手段,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复核确认和排除,即核查。监测预警则是通过InSAR和地面观测手段(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裂缝计等),在掌握滑坡崩塌的变形规律和阶段以及时间-空间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分级综合预警体系,并利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实用化和业务化运行。

关 键 词:地质灾害 早期识别  监测预警 “三查”体系  INSAR LIDAR

分 类 号:P69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