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意境    《古代汉语》    女性形象    教师    修辞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44H指数:6北大核心: 31 CSSCI: 8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
《妇女研究论丛》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发展部 王建珍 闫兰娜 王海静  出版年:2006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女性形象 男权文化 女性悲剧
教师能力结构新探
2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专中文系 王桂珍 张大俭  出版年:2003
时代在发展变化,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能力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完善自己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素质 能力结构  语言表达能力 备课能力 思维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广告语中的修辞艺术
3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专中文系 范铮  出版年:2005
广告语是一种以宣传或刺激消费为目的的特殊语言。一则广告成功与否,与语言文字的运用密切相关。修辞,作为一种文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广告中来,使广告语言妙趣横生,扣人心弦。
关键词:广告 修辞 语言技巧
几种汉语识字教学方法的比较
4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专中文系 许艳丽  出版年:2003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识字教育和中华文明同步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难学、难写、难认,难记,如何尽快地使初谙世事的儿童尽快地熟悉、掌握和运用汉字,则是识字教学研究者们一...
关键词:汉语教学 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 注音识字 分散识字 小学教育
虚词“了”的用法分析
5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专中文系 许艳丽  出版年:2003
对虚词“了”的语法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应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体助词“了”和语气词“了”在句子中有不同位置,不同意义和不同的用法。情况较为复杂,通过分析可以使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更为准确和经济,做到“学”与“用”的结合。
关键词:现代汉语 虚词 “了”  语法意义 使用方法  助词 语气词
一个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和之美”再探
6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牛芙珍  出版年:2003
“中和之美”范畴来源于儒家“中庸”的哲学思想和以艺求道的方式。在儒家思想的统筹下,“中和之美”成为一个核心范畴,对后世的文艺学美学有着多方面的渗透和巨大的影响。文章就“中和之美”范畴的理论起点、重要性以及对后世文艺学美学...
关键词:道  仁  艺  中庸 中和之美
论元杂剧作品中的梦
7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华北电力大学校报编辑部 刘树胜 仇必鳌  出版年:2001
本文分析了元杂剧中对梦境的描写及基本情况 ,对元杂剧中梦与情的关系、梦与现实的关系、梦与悲剧意识的化解作了探讨。指出梦是现实痛苦的一种消解方式。
关键词:元杂剧 剧作 悲剧意识 现实  梦境 作品  描写  论元
女性写作中爱情理想话语的解构——从王安忆、张洁、铁凝到池莉
8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专中文系 汪云霞  出版年:2003
中国的女性写作虽然颇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在写作上呈现出宏大叙事主体的疏离性特点:即从女性特有的视觉来看待现实与历史的机缘往往就在恋爱、婚姻和家庭这些与男人交往的过程中,那么女性更多的把情感世界作为自己生命的寄托...
关键词:女性写作 爱情理想话语  王安忆  张洁  铁凝  池莉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恋爱 婚姻 家庭
苏轼短制散文的境界之美
9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牛芙珍  出版年:2002
提出了苏轼短制散文的概念 ,分析了苏轼短制散文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两方面的审美特点。进一步论述了苏轼短制散文对宋代散文以及苏轼一般散文作品议论冗长。
关键词:苏轼  短制散文  思想境界 艺术境界 文学评论 审美特点
论川端康成的物哀与幽玄——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10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沧州师专中文系 付红妹  出版年:2005
从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入手,结合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等等,分析了川端康成审美意识中的物哀之美与幽玄之美。并追根溯源,论证了川端康成的审美意识来自于他对日本传统美意识的传承,强调了川端康成的创作是植...
关键词:川端康成 审美意识 传承 物哀 幽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