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教师    网络交往    中学教师    提问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53H指数:6北大核心: 14 CSSCI: 5 CSCD: 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
1
《教育探索》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韩宏莉  出版年:2009
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给幼儿带来各种心理伤害,但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滥用话语权等是导致幼儿教师产生"语言暴力"的重要原因。学会应对压力、提高师德修养等是矫正"语言暴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暴力  危害  成因  消除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
2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苏连升 石丽娟  出版年:2006
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社会化 障碍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
3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沧州师专教育心理系 郭中然 姜国俊  出版年:2008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07年度青年项目课题:<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影响及其干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200704043)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交往 对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  干预对策
“认知”与“感动”——教学中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关系
4
《新课程研究(上旬)》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东光县第二中学 何兰芝 何兰芬  出版年:2009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属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指的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对新的课程目标,很多教师感到了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师范专科学校不同性别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付方式的差异
5
《中国临床康复》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袁锦芳 祁建梅  出版年:2005
目的:调查师范专科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于2004-09随机抽取沧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级大专新生304人做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评定量表评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症状...
关键词:学生  应对方式  心理学
活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提升未来幼师的创新素质
6
《学前教育研究》河北沧州师专教育心理系 郭中然  出版年:2007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对于培养未来幼师的创新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大学生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设计能力  
“主导”与“主体”——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7
《求实》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 何兰芝 姜国俊  出版年:2010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统一体,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历来是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争论不休的一个课题。大致可分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派...
关键词:教学过程 关系存在  “主体”  中师生 学生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 传统教育理论 矛盾统一体
沧州市初中生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8
《中国学校卫生》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刘毅玮 封文波 韩宏莉  出版年:200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GT)等对河北省沧州市城乡12~16岁初中生677名进行...
关键词:行为症状(类目词)  父子关系 母子关系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
9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郭中然 姜国俊  出版年:2008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07年度青年项目课题<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影响及其干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为200704043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交往 对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  干预对策
师范专科新生心理健康及自我效能感状况调查
10
《中国公共卫生》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心理系 袁锦芳  出版年:2009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计划项目(SZ080367)
目的了解2008级师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河北沧州师专2008级521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UPI)、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521份有效问卷中,最高分为50...
关键词:师范专科生 心理健康 一般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