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 1
- 《中国科学(D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吴河勇 梁晓东 向才富 王跃文 出版年:2007
- 关键词:油珠 孔喉 向斜油藏 低-超低渗透储层 滞留效应 非达西渗流
- 松辽盆地昌德东CO_2气藏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 ( EI收录)
- 2
- 《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魏立春 鲁雪松 宋岩 柳少波 出版年:2009
- 关键词:CO2气藏 天然气成因 形成机制 成藏模式 重力分异 松辽盆地
- 渤海地区底辟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EI收录)
- 3
- 《石油学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周心怀 余一欣 汤良杰 彭文绪 魏刚 吕丁友 王应斌 出版年:2009
- 关键词:渤海地区 盐底辟 泥底辟 底辟作用 油气成藏
- 火山岩储集层岩性识别的研究及应用
- 4
- 《中外能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信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华北事业部;中国石油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张剑 谯晓容 曹云安 周京玲 史东坡 出版年:2006
- 关键词:火山岩油气藏 测井解释 ECS技术 岩性识别
-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 5
- 《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于轶星 王震亮 出版年:2011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青山口组
- 中扬子区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 6
- 《地层学杂志》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盆地与油气藏研究中心;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周雁 陈洪德 王成善 金之钧 汤良杰 王正元 梁西文 出版年:2005
- 关键词:层序地层 层序样式 二叠系 中扬子区 海相沉积
-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7
- 《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于轶星 庞雄奇 陈冬霞 贺玉婷 出版年:2010
- 关键词:断块油气藏 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储层孔隙演化模式
- 8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王成林 杜业波 张剑 出版年:2006
- 关键词:川西前陆盆地 须家河组 储层演化模式 成岩作用
-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沉积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9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明海会 金振奎 李清作 曲延明 陈祥 出版年:2005
- 关键词:安棚油田 深层系 控制作用 油气分布 泌阳凹陷 扇三角洲沉积 沉积相特征 岩心分析 动态资料 沉积模式 分布关系 含油气性 沉积相带 有利相带 油气聚集 相标志 储集层 基础 物性 测井 微相
- 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 10
- 《沉积学报》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祥 吕修祥 张艳萍 白忠凯 出版年:2011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微量元素 油气勘探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