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油气成藏    成岩作用    松辽盆地北部    CO2气藏    

研究学科:

被引量:212H指数:9WOS: 4 EI: 3 北大核心: 11 CSCD: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1
《中国科学(D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吴河勇 梁晓东 向才富 王跃文  出版年:2007
向斜区低-超低渗透油藏油水关系复杂,重力分异作用不明显,由坳陷中心向两侧表现为油藏-油水过渡带-正常油藏的特点.通过对松辽盆地低-超低渗透储层中油气水运移方式、动力学条件和非达西渗流状态三方面的探讨,认为滞留效应是石油在...
关键词:油珠  孔喉 向斜油藏  低-超低渗透储层  滞留效应  非达西渗流
松辽盆地昌德东CO_2气藏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 ( EI收录)
2
《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魏立春 鲁雪松 宋岩 柳少波  出版年:2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吉林油田高含CO2天然气开发和CO2埋存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地区CO2气藏中天然气组分、天然气成因、气藏特征、断裂及火山岩相等研究,探讨昌德东地区CO2气藏的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昌德东地区CO2为幔源成因,烃类气为油型气与无机烃类气混合成因;芳深...
关键词:CO2气藏 天然气成因 形成机制  成藏模式 重力分异 松辽盆地
渤海地区底辟构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EI收录)
3
《石油学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周心怀 余一欣 汤良杰 彭文绪 魏刚 吕丁友 王应斌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802030);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SC06TJ-TQL-004)联合资助
渤海地区主要发育盐底辟和泥底辟,根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渤海地区的底辟构造及其伴生构造的几何形态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底辟构造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盐底辟外部形态变化较大,周缘伴生构造包括盐边凹陷、龟背构造...
关键词:渤海地区  盐底辟  泥底辟 底辟作用  油气成藏
火山岩储集层岩性识别的研究及应用
4
《中外能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信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华北事业部;中国石油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张剑 谯晓容 曹云安 周京玲 史东坡  出版年:2006
火山岩的岩性复杂,难以识别;矿物成分复杂,岩石骨架参数难以确定;储集空间一般为孔隙和裂缝的双重介质。在对辽河油田火山岩储层测井数据资料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火山岩储层的特征。结合多种测井方法,以地层元素测井(ECS)技术为...
关键词:火山岩油气藏 测井解释 ECS技术  岩性识别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5
《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于轶星 王震亮  出版年:2011
松辽盆地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致密砂岩储层中虽已经发现了油气藏,但该区的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机理却存在众多疑问,尤其是油气充注时间和期次,更是关系到青山口组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机理的关键问题。文中应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流体包裹体...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青山口组
中扬子区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6
《地层学杂志》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盆地与油气藏研究中心;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周雁 陈洪德 王成善 金之钧 汤良杰 王正元 梁西文  出版年:2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石化科技中心重点研究项目资助
研究了中扬子区中二叠统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特点,分析了层序样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建立了中扬子区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PSQ2—PSQ7),平均延时约1.7myr。海侵体系域为向岸退积的复合体,颜...
关键词:层序地层 层序样式 二叠系 中扬子区 海相沉积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
《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于轶星 庞雄奇 陈冬霞 贺玉婷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成藏研究"(2003BA615A02)
东营凹陷断块油气藏发育广泛,沙河街组是勘探开发的重点。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断块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从而指导油气勘探。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央背斜带、北部陡坡带和南部缓坡带...
关键词:断块油气藏 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储层孔隙演化模式
8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王成林 杜业波 张剑  出版年:2006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6-02)
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周缘前陆盆地和白垩纪至第四纪的晚期前陆冲断演化阶段,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使其储层演化与前陆构造特征密切相关.不同前陆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差异,决定了其储集砂体类型的差异和成岩作用的差异,从而影响其原生孔...
关键词:川西前陆盆地 须家河组 储层演化模式  成岩作用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沉积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明海会 金振奎 李清作 曲延明 陈祥  出版年:200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P00016)
以安棚油田深层系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录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各类沉积相标志分析,研究了安棚油田深层系储集层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相特征,认为该区深层系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并将其划分为上扇、中扇、下扇、扇缘,扇外为半...
关键词:安棚油田 深层系 控制作用  油气分布 泌阳凹陷 扇三角洲沉积 沉积相特征  岩心分析  动态资料  沉积模式  分布关系  含油气性  沉积相带  有利相带  油气聚集  相标志 储集层  基础  物性  测井  微相  
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10
《沉积学报》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祥 吕修祥 张艳萍 白忠凯  出版年:2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8);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4-004)资助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塔中地区10口井16个志留系沥青砂岩包裹体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包裹体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其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所测得的微量元素丰度...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微量元素 油气勘探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