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越文化    汉代    小说    语文教学    诗歌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802H指数:11北大核心: 82 CSSCI: 69 CSCD: 1 RDFYBKZL: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浙江绍兴312000 王黎君  出版年:2004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儿童视角是儿童发现以后被作家们所亲睐的一种叙事策略,它的出现而构成的叙事学意义是多重的:直接参与了对传统的全知叙事视角的变革;形成了活泼天真的叙述者及独特的文本内容、单纯稚嫩清新的叙事口吻、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以及复调的结...
关键词:儿童视角 叙事模式 叙事态度 复调
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
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寿永明  出版年:2002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用法:表示否定。文章以“什么”为例,分类讨论“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语义特征,并分析了疑问代词表示否定的形成原因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否定用法 疑问代词 语用特征 语境 语义 成因  汉语
重构教学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寿永明  出版年:2002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描写语言学 语言规则 现代汉语语法 语言研究  三个平面  语义研究 教学观  
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
4
《汉语学习》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徐阳春  出版年:2003
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有疑而问的疑问句进行考察,着重探讨此类疑问句的问域、问点、预设及其恰当性问题。文中认为,疑问句的问域总是由包含若干命题选项的析取式及询问标志所构成,问点可以通过对不同命题选项的比较来确定,只有所有...
关键词:有疑而问  问域  问点  预设 恰当性 疑问句
可怜一片无暇玉——关于杜十娘悲剧根源的再检讨
5
《中国文学研究》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吴艳玲  出版年:2004
杜十娘悲剧荡气回肠 ,数百年来令人扼腕 ,亦令人深思。关于这一悲剧根源的探讨 ,学术界迄今已有成说四种。本文在对四说一一做出评说之后认为 ,金钱的力量、妓女的商品属性、封建礼教以及杜十娘可能有的爱情贞节观念等 ,对悲剧的...
关键词:杜十娘悲剧 男权意识 冯梦龙  短篇小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别一时代与文体视野中的张岱小品
6
《文学遗产》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潘承玉  出版年:200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04CZW010)成果之一
张岱向被视为晚明(性灵)小品的主要代表作家。但检核历史可以发现,张岱的几乎全部小品都成书于明亡清立后三四十年间,作为小品作家,“晚明张岱”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归根到底,两《梦》在鲁迅深刻指示的“比明亡略早的晚明潇洒小品”...
关键词:张岱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新小品  
迷失自我的象征性森林——《挪威的森林》赏析
7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叶岗  出版年:2002
成长是永远咀嚼不尽的话题,青春的底色有时是灰暗的。《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六十年代青春生活的伤情悼时之作。在其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掩藏着作者曾经有过的存在直感和生命的伤口,迥异于那些轻飘失重的青春小说或成长小说...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 苍凉 成长小说 村上春树  青春小说 迷失 作者  赏析 底色  情感  
领属关系主谓谓语句分析
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浙江大学出版社 寿永明 朱绍秦  出版年:2002
领属关系主谓谓语句是主谓谓语句中的典型句式 ,大小主语间仅仅是语义上的隶属关系 ,而不是结构上的偏正关系。大主语常常是说话的起点 ,小主语则往往是表达的重点。主谓谓语句本身的语法、语义及语用特征是区别它与其他相似句式的最...
关键词:主谓谓语句 领属关系 大主语 小主语
“常常”与“往往”的语义语法特征
9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寿永明  出版年:2002
文章在分析“常常”与“往往”这两个时频副词共同点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它们在语义及语法分布上的不同 ,指出词义间的细小差异常常会影响到词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时频副词  语义差异 语法特征 “常常”  “往往”  语法功能
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
10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王苏君  出版年:2004
"体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经历了认识论、本体论和解释学这三个发展阶段。体验概念的发展有二个特点:其一,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主体性精神一步步凸现;其二,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非理性因素越来越浓烈。"体验"是作为"...
关键词:体验  认识论 本体论 解释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