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朝鲜诗人    《诗经》    古典    《易经》    李尚迪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414H指数:7WOS: 1 北大核心: 28 CSSCI: 42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东、西、南、北”及其文化内涵
1
《汉语学习》延边大学中文系 范庆华  出版年:1991
甲骨文、金文中的“东”,从形体上看,都象是两端扎起来的口袋。《汉语大字典》按:“甲骨文象实物囊中括其两端之间,为‘橐’的初文。后世借为‘东西’‘东方’之东。” “西”,《说文解字》解释说:“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
关键词:文化内涵 甲骨文字 《说文解字》  鸟巢 纯方位 师尚父  殷墟文字 顺向  初文 成语  
简论对话教学的特征与条件
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延边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赵玉霞  出版年:2004
就本质而言,教学就是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师生双方通过对话在交往和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对话教学是我们整体把握和实施新课程的一个崭新视点和重要着力点。分析研究对话教学的特征与实施的条件,不仅对...
关键词:对话  对话教学 特征  条件  
《商君书·赏刑》注释
3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汪清林业局立新贮木场;延边大学中文系  出版年:1975
[商鞅简介]商鞅(公元前三九○——公元前三三八年),本名公孙鞅,卫国人,因此也称卫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于商,号为商君,所以历史上又称他为商鞅。商鞅是战国中期法家的杰出代表,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政治家,是...
关键词:地主阶级  奴隶主贵族  注释 商鞅 刑无等级  法家 刑法  阶级利益 公元前  儒家  
痛苦的家园记忆——百年中国文学家园情结的整合性论说
4
《东疆学刊》延边大学中文系 邹志远  出版年:2001
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起点的现代家园意识一改传统文学“望归”、“歌咏”性基调 ,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带着焦灼、怀疑、困惑的启蒙批判精神 ,在漂泊与回归的矛盾心态中显示家园情结的传统观念的坠落 ,现代情绪的升腾。而到了新时期文学...
关键词:中国  文学 家园情结 整合性  20世纪  文学史 回归意识  作家 情感
《诗经》中的女性社会透视
5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中文系 于衍存 李宝龙  出版年:2002
《诗经》中对妇女问题有深层次的反映,对妇女社会地位定位趋势有鲜明昭示。《诗经》时代,女性依然要从事繁重的劳动,但其劳动的内容和作用已表现出从属性和服务性,经济地位已悄然弱化;女性在情爱中表面上居于中心,但付出大于获取,时...
关键词:《诗经》 女性社会 劳动  情爱 家庭 地位  
力比多的压抑、投射与移置——《金锁记》人物悲剧心理因素解析
6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延边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张景忠 赵春雨  出版年:2004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即"力比多"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这也是我们解读《金锁记》人物心理因素的最佳注脚。力比多的压抑和投射的失败使七巧成为被害者,而力比多的移置又使她成为加害者。
关键词:压抑、投射与抑制  曹七巧 力比多 “恋子仇媳”情结  
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化教学
7
《汉语学习》延边大学中文系 刘卓  出版年:1999
本文从中级汉语多元化语言文化教学角度入手,试图对中级汉语教学方法有新的尝试,主张教学要多层次、全方位展开。
关键词:多元化  对外汉语 语言文化教学
《易经》中的君子观
8
《周易研究》延边大学中文系 于春海 卞良君  出版年:1997
《易经》中的君子观于春海卞良君“君子”,在西周、春秋时期是贵族的通称。《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郑玄曰:“君子,止谓在官玉者。”又,《国语·鲁语上》:“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君子指当时的统治阶级,小人指被统治的劳...
关键词:《易经》 君子观 卦爻辞 中国传统道德 有德者  理想人格 《易传》 价值取向  《谦》  “中”  
初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9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吉林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 常莹 孙淑芹  出版年:2014
语文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某一素材,围绕自己判定的研究专题,通过收集与文本相关的各种信息重构文本语境,在重构的语境中进行扩展与延伸、联系与对比、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进而对素材描述事件所处的大背景...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 文本语境 拓展阅读  素材 重构  反思  
东北方言中附加式词
10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延边大学中文系 范庆华  出版年:1992
§0附加式词是“由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①构成的词。普通话中的附加式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词缀加词根构成的前附加式词,如“老虎”、阿姨”等;二是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后附加式词,如“刀子”、“石头...
关键词:附加式 东北方言 中缀 普通话  词根 现代汉语  双音节 词缀  形容词生动形式 插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