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    意识形态    虚无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482H指数:27WOS: 1 北大核心: 485 CSSCI: 500 RDFYBKZL: 14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
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吴重庆 张慧鹏  出版年:2018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从农民合作入手构建以乡村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项目批准号18VSJ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主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具有浓厚的城市中心主义色彩,乡村不是作为独立的发展主体,而是作为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从属和依附于城市,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乡村的去主体性还表现在农民的去组织...
关键词:农民组织化 乡村主体性  乡村振兴战略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2
《教学与研究》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郑永廷  出版年:2001
在社会生活中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 ,也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性 实践性  超越性  发展  本质  教育价值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
3
《中国社会科学》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叶汝贤  出版年:2006
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课题"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阶段性成果。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在实践上为之奋斗终生的主题,也是他们对未来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这是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的命题,它正确地解决了人...
关键词:有个性的个人  “每个人”的自由  自由人联合体 以人为本
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
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哲学系 李宗桂  出版年:2004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觉。当前,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使文化自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成为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将大大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自觉 文化发展
超越发展型国家与中国的国家转型
5
《学术月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郁建兴 石德金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马克思国家学说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研究"(编号:05JJD710134))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形成一种新形态的发展型国家,具有发展主义、经济国家主义、地方政商合作、国家合作主义等特征。它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生发了一些需要面对的问题。2002年以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关键词:发展型国家 中国  国家转型  政商关系 社会政策体系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
6
《学术研究》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李明华  出版年:2004
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产生于工业时代的“征服自然”的文明观 ,使人类本质在对象化过程中发生异化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毁灭了人们竭力追求美好理想社会的...
关键词:自然  社会 人  和谐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兼及与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关联
7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徐长福  出版年:2004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SJA720001)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他把人类知识和活动三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其中,理论主要指求知自然的普遍原理的思想活动,实践主要指追求伦理德性和政治公正的行动,创制主要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理论和实践都以自身为目的,是...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  实践  实践哲学
公众参与、程序正当性与主体间共识——论公共利益的合法性来源
8
《哲学研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苏振华 郁建兴  出版年:2005
The public interests should be the way achieving the individual benefits. In Rousseau’s theory, the public opi...
关键词:公众参与 程序正当性 主体间共识  公共利益 政府管理 价值原则  民族融合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9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系 郑永廷 石书臣  出版年:200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 ,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基础 ,是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理论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  
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兼论塘约道路的启示
10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张慧鹏  出版年:2017
"精英俘获"是以往扶贫开发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投入农村的大量扶贫资源都被各类精英垄断,无法到达真正的贫困户手中。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精英俘获,但在当前的实践中,许多地方的基层扶贫部门仍然严重依赖乡村社会精英来完...
关键词:集体经济 精准扶贫  村社共同体  社会分化 基层治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