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诗经》    礼乐    楚辞    西周    文化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48H指数:2北大核心: 20 CSSCI: 22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说唱文学的海外传播与研究
1
《北京社会科学》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崔蕴华  出版年:2020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民间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7ZDA246)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上半叶,中国说唱文学开始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1874年司登德编译北京地区俗曲集《二十四颗玉珠串》,将子弟书第一次介绍给西方。此期俗曲编译较早期之《花笺记》翻译更具学术自觉,北京说唱被解释为人类重要成员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说唱文学 海外汉学 文化理论 文选视阈  文学史书写
汉代神话的多态性与政治
2
《文学评论》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  出版年:2010
神话具有直觉、传承、异态、适时等特点。汉代神话经过政治自觉,出现多态性,完善了以龙为帝王象征的感生神话,形成了太一为中心,神仙、神圣、神鬼合流一体的神话体系,以及阴阳谶纬为行政思维的神圣合一的应用方式。封建迷信也因此盛行...
关键词:感生神话 政治自觉 多态性 汉代  神话体系 行政思维 封建迷信 神圣  
草书、汉字简化和国家文化繁荣
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  出版年:2019
草书,因草创得名。书写卒迫造就了草书,草书推动了汉字简化。这是汉字文化发展的必然的历史规律。汉字简化由书写方便、提高效率、文化普及构成了历史进程,也是理论基础。9万多汉字必将进入全面简化进程,草书的价值将更加显著。这是历...
关键词:草书 汉字简化 规范  
《关雎》的礼乐和仪式(上)
4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  出版年:2018
《关雎》通过女子告事宗庙和男士迎娶仪式,体现了婚姻的道德诉求和方式。这些仪式表明,君子和淑女已经结婚,是为我国传统的理想婚姻模式和评价尺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通过音乐伦理,表现了夫妻友善平等的感情方式;彼此以礼相持,形...
关键词:《关雎》 礼乐 仪式 婚姻 乐舞
渔父现象的历史考察
5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  出版年:2021
中国最早的渔父是姜子牙,钓鱼是其获得政治前途的路径。庄子、屈原、范晔都有《渔父》存世,分别代表智者、隐者、仁者。因景而生,时事造就。庄子的渔父在文化的碰撞中,是守土文化的英雄;屈原的渔父为疗伤世俗,是矛盾心态的另一面影子...
关键词:渔父 高人 还俗 考察  
《湘君》《湘夫人》性别的识别和屈原的行踪
6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  出版年:2016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校级社科规划项目"先秦两汉法制文学史"(14zfg75001)
荆是楚人祖先熊鬻子在西周时期的封地,位于京畿,周成王封熊绎为楚子在荆楚,因此楚地成为西周王化之地。洞庭山脉经过楚,因此楚有洞庭和沅湘等水名,秦朝设长沙郡,楚这些地名随之南下使用,因此屈原作品中的湖南地名当初实际上在湖北和...
关键词:《湘君》《湘夫人》  地名人名  屈原行迹  考证  
中国龙的品相由来与当代传媒的误读
7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  出版年:2009
根据金石文字和传世文献的记载,龙为天子标志出自秦始皇的创造,是对应秦朝为水德的阴阳术的诈言。刘邦故意将龙鼎新为天子神威标志,形成具象。司马迁等史家则将其历史化,于是龙成为天子的象征和神威一直延续到清代。现代人把中国人说成...
关键词:龙  天子 龙的传人  误读
本雅明的超现实主义批评及其身体政治
8
《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徐文贵  出版年:2022
超现实主义批评在本雅明的思想发展中占据特殊地位。本雅明认为超现实主义关注的焦点是作为世俗启迪的经验,其任务是为革命赢得迷醉的力量,它本质上是政治的。超现实主义政治的方法是革命虚无主义,其主要内涵是激进的自由经验、悲观主义...
关键词:本雅明 超现实主义 世俗启迪  意象空间 身体政治
以戏谑赏“悲”情——唐代《踏摇娘》故事演变律令背景考
9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罗世琴  出版年:2019
《踏摇娘》取材于社会生活,至唐代基本定型,成为广受欢迎的歌舞演绎形式。细检唐代《踏摇娘》重要载记文本,则称'踏谣'或'踏摇'均不同程度地强调了'悲'情基调。同时,在具体接受与欣赏过程中又以戏谑为主。在唐代的律令背景下,《...
关键词:唐代 《踏摇娘》  “悲”  戏谑 律令
“当代”作为问题的发生——以延安文艺运动到“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史为对象
10
《当代作家评论》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卢燕娟  出版年:2022
陈晓明在《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中将从延安文艺运动到"十七年"这一历史时段视为当代文学的开端阶段。(1)在本文的问题视野中,这一时段也是"当代"作为问题意识提出并更新了文学基本观念和范式的起点。今天,中国当代文学已涵盖70余...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延安文艺运动  十七年  陈晓明  主潮 历史时段  文学史 当代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