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以戏谑赏“悲”情——唐代《踏摇娘》故事演变律令背景考    

Appreciating “Sadness” with Playful: Change of “Ta Yao Niang” in the Background about Laws in Tang Dynas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世琴[1]

LUO Shi-qin(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出  处:《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3

起止页码:65-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踏摇娘》取材于社会生活,至唐代基本定型,成为广受欢迎的歌舞演绎形式。细检唐代《踏摇娘》重要载记文本,则称'踏谣'或'踏摇'均不同程度地强调了'悲'情基调。同时,在具体接受与欣赏过程中又以戏谑为主。在唐代的律令背景下,《踏摇娘》中的夫殴妻并不违法,妻不能以此为理由离婚,邻里也不具备从律法角度介入的条件,从而具备了消解故事原有'悲'情的前提。与此同时,因夫妻殴斗情节与时不谐,更进一步促进了故事情节的改变,从而生成以戏谑欣赏《踏摇娘》歌舞表演的接受形式。《踏摇娘》以戏谑欣赏'悲'情的演变,体现出取材于现实的艺术形式因现实背景的变化而调适、渐进的发展历程。

关 键 词:唐代 《踏摇娘》  “悲”  戏谑 律令

分 类 号:J70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