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德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史    民族主义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75H指数:5北大核心: 15 CSSCI: 19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尼伯龙根之歌》——一部伴随德国历史沉浮的中世纪英雄史诗
1
《德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赵蕾莲  出版年:2005
《尼伯龙根之歌》这部德国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伴随着德国历史沉浮走到今天。不同时期德国人对该史诗的不同接受真实地反映出德国主要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变迁。本文旨在沿着德国历史脉络,透视该史诗的接受历史。
关键词:《尼伯龙根之歌》 民族史诗 英雄气概 效忠国家  民族主义
德国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对外杂志《德国》为例
2
《德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 刘丽  出版年:2011
对外传播是德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手段。对外杂志《德国》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发行,及时报道本国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德国对外传播的名片。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期至2010年第...
关键词: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德国》杂志  策略  
二战后德国移民潮流
3
《德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李欣  出版年:2005
2005年1月1日,德国历史上第一部《移民法》(Zuwanderungsgesetz)正式生效。《移民法》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文着重分析德国二战后的移民潮流,试从历史的角度证明,制订这部《移民法》是德国社会发展的...
关键词:德国  移民 客籍劳工  
新媒体环境下的德国对华公共外交——以德国驻华大使馆新浪微博为例
4
《德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刘丽  出版年:2013
公共外交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和海量传播性成为各国对华公共外交的热门平台。本文对德国驻华大使馆在新浪网站开通的微博进行检视,采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微博的...
关键词:德国  公共外交 驻华大使馆 微博  
海盗与同伙——疫情期间网络戏剧大放光彩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午夜剧评》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 徐胤(译)  出版年:2021
新冠疫情在对传统剧场模式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戏剧实践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最初的线上直播、录播到专门面向线上观众创作的网络戏剧,再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戏剧模式,多家德语区剧院实现了对传统戏剧"即时性"和"现场性"的颠...
关键词:混合戏剧模式  线上戏剧  德语区戏剧  
冷漠与狂热的共栖现象是德国新极端右翼分子滋生的土壤——评君特·格拉斯的新中篇小说《蟹行》
6
《德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赵蕾莲  出版年:2003
对纳粹时期的意识形态及其后果进行反思是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许多叙事作品的主题。本文试图概括性地介绍并评论作家最新中篇小说《蟹行》的主要内容和叙事特点。格拉斯通过描述一个德国中学生开枪打死一个假称犹太...
关键词:纳粹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排犹思想  种族主义 极端右翼分子  
德语语境中的“世界文学”理念及其嬗变
7
《中国比较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刘丽  出版年: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项目号:14JJD750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歌德的"世界文学"早已超越地域与时代的限制,为多民族、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公共话题和交流平台。但该术语在源语中的发生和嬗变过程,学界讨论甚少。本文试图以时代变迁为中心线索,介绍德语学界对"世界文学"的述思,梳理该理念在...
关键词:德语语境  学术史 世界文学
论台奥多·冯塔纳对普鲁士贵族价值观的批评——以《艾菲·布里斯特》、《泽西利亚》、《混乱与迷惘》和《施蒂娜》为例
8
《德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赵蕾莲  出版年:2013
德国现实主义巨擘冯塔纳在《艾菲·布里斯特》、《泽西利亚》、《混乱与迷惘》和《施蒂娜》这四部以婚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中批评普鲁士贵族狭隘过时的价值观:由决斗体现的崇拜荣誉至上,服从社会规范,坚守秩序意识,恪守社会等级观念,拒...
关键词:德国文学 台奥多·冯塔纳  普鲁士贵族价值观  决斗 荣誉崇拜  社会等级观念  并非门当户对的联姻  
我国高校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发展及研究状况综述
9
《西部学刊》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杜荣  出版年:2019
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对中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当代大学德语》为例”(立项号:14XNC004)有关成果
回顾了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德语教材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认为其与蓬勃发展的德语教学和教材出版不相称,影响德语教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大力加强国内德语教材研究,推动研究的系统化和科...
关键词:基础德语课  教材研究 教材分析 教材评价
论荷尔德林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中的对立观
10
《外国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赵蕾莲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项目批号:09BWW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荷尔德林的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在主题和人物设置上都体现了对立观。本文首先分析影响荷氏对立统一思想的精神史背景,然后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三组对立关系:1、主人公许佩里翁与朋友阿拉邦德和恋人狄奥蒂玛之间对立的人物设置;2...
关键词:荷尔德林 许佩里翁  对立观  对立统一 人物的对立设置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