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配合物    化学成分    相转移催化    表面活性剂    N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电子信息类    机械类    

被引量:1,667H指数:21WOS: 174 EI: 38 北大核心: 107 CSSCI: 1 CSCD: 15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N-芳基-N'-(5-芳基-2-呋喃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 EI收录)
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魏太保 陈继畴 王秀春 杨素铀  出版年:1992
于固-液相转移条件下,合成了40个未见报道的N-芳基-N'-(5-芳基-2-呋喃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用元素分析、UV、IR以及~1H NMR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初步生物活性...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 合成  硫脲衍生物
水杨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EI收录)
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俞天智 陶祖贻  出版年:1999
在pH9.50含0.01mol/LKCl的硼砂缓冲溶液中,人血清白蛋白(HSA)与水杨酸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两者的荧光谱发生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得这一反应的解离常数。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 水杨酸 荧光光谱 结合反应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3
《化学世界》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 崔若梅 张文礼 徐中理 牛秀华 孙先红  出版年:1999
甘肃省教委基金!971-06
选择不同的微乳液体系及适宜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不同的纳米氧化锌,并进行了性质表征和比较。
关键词:微乳液 氧化锌纳米 半导体材料 制备方法  
钴(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
4
《无机化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宋玉民 康敬万 高锦章 冯亚非  出版年:2000
甘肃省中青年基金资助课题!(ZQ 95 011)
为了考察金属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对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的影响 ,用荧光法和光度法对乙二胺合钴 (Ⅲ ) ([Co(en)3]3 +)、联吡啶合钴 (Ⅲ ) ([Co(bpy)3]3 +)和邻菲咯啉合钴 (Ⅲ )...
关键词:钴(Ⅲ)配合物  小牛胸腺 DNA  荧光法 光度法
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相行为研究进展
5
《化学通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 李兴福 王建中 傅正生 蔺恩惠  出版年:1999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讨论了单一表面活性 剂(正、负 、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负非、正非、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助溶剂(中碳醇、胺、醚)等对油/水微乳状液的形 成和相行为的影响。对混合表 面活性剂微乳 状液的形成和相行 ...
关键词:混合  表面活性剂 形成  相行为 微乳液
掺入金属离子的TiO_2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吖啶橙 ( EI收录)
6
《中国环境科学》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铁道学院环境工程系 陈慧 金星龙 朱琨 苏碧桃 房彦军 杨瑞强  出版年: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701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ZS981-A24-058-Y)
利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 Fe3+和 Cr3+不同掺入量的 TiO2半导体纳米粒子研究了这些纳米粒子对吖啶橙光催化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 Fe3+和 Cr3+的掺入可明显提高 TiO2的光催...
关键词:光催化氧化 吖啶橙 污染物降解 二氧化钛  
二萜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概况
7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甘肃农业大学基础部 高黎明 毛学峰 魏小梅 郑尚珍  出版年:1999
二萜类生物碱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植物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往往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它们的结构和活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结了二萜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并概述了其构效关系.
关键词:二萜类生物碱  药理作用 构效关系 生物碱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8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 郑尚珍 孟军才 王定勇 沈序维  出版年:1996
在超声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了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该方法与常规溶剂浸提法相比较,具有提取温度低、收率高、氧化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茶多酚 提取  超声波 绿茶
荭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9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郑尚珍 王定勇 刘武霞 王进欣 沈序维  出版年: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荭草( Polygonun orientalL) 中分离得到5 个黄酮甙, 通过光谱技术并参考文献鉴定出其结构分别为: 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芦丁、荭槲皮素7Oα...
关键词:荭草 结构鉴定  黄酮化合物 中药 化学成分
红蓼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10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 郑尚珍 王定勇 刘武霞 康淑荷 沈序维  出版年: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红蓼籽的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得到3 个黄酮甙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花旗松素3OβD葡萄糖甙。
关键词:红蓼籽  黄酮化合物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