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    思维    谭盾    音乐创作    

研究学科:

被引量:33H指数:3北大核心: 10 CSSCI: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形成过程与结构形态
1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全国艺术硕士(MFA)学术委员会 王文  出版年:2009
斯克里亚宾从继承浪漫派后期的音乐手段和风格开始他的音乐创作生涯,经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他个人特性的音乐语言风格。在他一生的创作历程中,他在继承和拓展传统调性和声思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融传统与现代意识于一身的和声...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 神秘和弦 泛音列  调性和声  主和弦
徐振民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的创作技术分析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刘喆  出版年:2007
钢琴独奏曲《唐人诗意两首》①是由徐振民创作的一部独特的标题性器乐作品。作曲家透过现代人的视角感悟古人的思想境界与文人气质,在创作中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它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的诗意;高度集中的主...
关键词:徐振民  《唐人诗意两首》  作曲技术 钢琴曲
高为杰:教师、作曲家与先驱者——数十年音乐变迁的重要见证者、跨文化之桥的筑建者
3
《中国音乐》欧洲中国音乐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高文厚 刘鹏 高平  出版年:2018
在高为杰先生步入八十高寿之际,荷兰籍音乐学家高文厚撰写贺文并由此回顾了高先生数十年以来的音乐历程。正如本文标题所示,高为杰在中国音乐创作与发展的文化转折点中以其自己的方式扮演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即教师、作曲家与满怀激情...
关键词:高为杰  作曲家 先驱者 多样性 创造性  
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中戏剧和音乐高潮的构建解析
4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胡艺芳  出版年:2011
这部歌剧取材于夏尔﹒佩罗1697年的故事集《马梅尔罗尔》,佩罗的这个故事激发了许多作曲家的灵感,其中著名的有格雷特里的《蓝胡子拉乌尔》、奥芬巴赫的《蓝胡子》、迪卡斯的《阿丽安与蓝胡子》以及雷兹尼切科的《蓝胡子骑士》,而其...
关键词:《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歌剧 解析  音乐  戏剧 奥芬巴赫 故事集 作曲家
弘扬华乐文化 展示中华风韵--听中央民族乐团“中华风韵”新春音乐会
5
《人民音乐》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尹铁良  出版年:2010
2010年1月21日、22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央民族乐团在音乐总监、常任指挥陈燮阳的指挥下,以“中华风韵”新春音乐会为主题,参加了国家大剧院新春演出季,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两场音乐会,不仅将国家大剧院虎年到来之前的...
关键词:民族乐团 音乐会 文化部  风韵 中华  中央  国家大剧院 2010年  
继承传统 丰富传统——舞剧《白鹿原》音乐创作手法研究
6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王文  出版年:2008
舞剧《白鹿原》是我国当代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的音乐创作在继承和丰富传统作曲技术、运用具有情感性和戏剧性的音乐语言以及多调性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作曲家细腻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音乐审美追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具有代...
关键词:《白鹿原》 创作手法  主导动机 调式交替 多调性
时空观下的“十字交叉”结构思维体现——古拜杜丽娜《十字架上》结构研究
7
《人民音乐》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鄂婧  出版年:2018
"我想在作品中表达出对‘十字架’的感受。18、19世纪,人们更注重精神与宗教需求,20世纪,人们丢失了这些崇高的追求而变得现实。十字架所指的正是这些崇高的追求。失去了精神追求是灾难,艺术家所要做的正是唤起人们的这种追求。...
关键词:古拜杜丽娜 十字架 结构思维 时空观 肖斯塔科维奇 19世纪  20世纪  艺术家
由《地图——寻回消失的根籁》谈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思维
8
《文教资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周杏  出版年:2009
谭盾先生是中国优秀作曲家,也是一位世界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得到海内外音乐界的一致赞扬。他所创作的《地图》广泛地借鉴了民间音乐元素,并结合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将这些元素进行发展与升华。在当代音乐家的新作品中.我们能同样感受到...
关键词:谭盾 《地图——寻回消失的根籁》  音乐创作 民族化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9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闫晋  出版年:2020
作品《浮影》是作曲家高平对钢琴"色彩"的全新思考,作品中,有效的音高组织从"阴翳"的角度诠释了缥缈的"光影"。本文通过研究这部作品,欲窥探其作曲手法的运用,理解作品横纵结构的逻辑关系,分析作品中和声与支声手法的运用,力求...
关键词:音高组织 和声值  音程起伏  “游移音”  支声思维  
“音”为喜爱——与高平老师谈音论乐
10
《钢琴艺术》不详;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亓云哲 高平  出版年:2022
2014年的夏天,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场钢琴音乐会上,第一次现场听高平老师的作品。那时我还是在美国学习、努力提高钢琴演奏技能的留学生。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在听到如此中国的、现代的钢琴音乐时,内心深处产生的自豪感和思乡...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  思乡之情  作曲系 马里兰州  留学生 高平  精神洗礼 访谈者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