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形成过程与结构形态    

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Structure of Scryabin's Mystic Chord on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文[1,2,3]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 [2]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委员会 [3]全国艺术硕士(MFA)学术委员会

出  处:《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  份:2009

期  号:1

起止页码:28-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斯克里亚宾从继承浪漫派后期的音乐手段和风格开始他的音乐创作生涯,经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他个人特性的音乐语言风格。在他一生的创作历程中,他在继承和拓展传统调性和声思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融传统与现代意识于一身的和声手法——以神秘和弦为核心因素的、以四度音程叠置为和弦主体结构的"调性和声",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的多声部手法基本是建立在这样的调性和声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对"神秘和弦与泛音列的关系"、"主和弦(神秘和弦)的运用"两个方面的阐述,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形成过程与主要结构形态,以及神秘和弦在实际作品中的主要运用特点作些初步的探索和归纳。

关 键 词:斯克里亚宾 神秘和弦 泛音列  调性和声  主和弦

分 类 号:J614.1[音乐与舞蹈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