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骈文    民国    政治文化    教学改革    欲望叙事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08H指数:6北大核心: 26 CSSCI: 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从部分高校问卷调查谈起
1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吴春彦 李素娟 王东  出版年:2009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的相关文件与会议中,大学语文课程多次被强调,获得广泛关注。而对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现出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需要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大学语文 现状调查  教学改革
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
2
《江苏高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44;不详 李素娟 吴月芹  出版年:2004
大学文科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完善人格、培养心智、端正品行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 ,从目前各高校大学文科的教学情况来看 ,却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文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大学文科 教学 改革措施  
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3
《江海学刊》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王东 吴效刚  出版年:2006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提出的美育思想具有超前性,现在看来,它的现代性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预示了现代性本身的分化倾向,并在范式或原型的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批判模式,即以审美来拯救现代性进程带来的人性分裂问题,开拓出审美现代...
关键词:美育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美育代说教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观察工具的COLT量表研究
4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孙慧莉  出版年:2008
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之一。目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但存在的问题是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少系统科学的课堂量化观察工具。本文针对Ninaspada、Maria Frohlich和Patrick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课堂观察 COLT量表  
写作过程:构思与非构思的共存互补
5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吴效刚  出版年:2005
构思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必然性是由写作这种精神劳动的构建性、创造性特征所决定的;非构思是一种生成性写作,是作者在特定触煤刺激下显意识的重构或潜意识的突现;写作过程中构思与非构思共存互补。
关键词:构思  共存互补  写作过程 生成性 创造性  构建  重要环节  决定  作者  刺激  
《七十家赋钞》与张惠言的比兴视野
6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陈曙雯  出版年:2010
江苏省社科院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A0807)
作为清代阳湖文派的代表人物、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对赋也深有造诣。在乾隆后期浓烈的汉学氛围下,他编选《七十家赋钞》彰显自己的赋学复古理念,并以赋体为《赋钞》作序,还对其中的部分作品作了评注。序中他强调以志统赋,同时也不...
关键词:张惠言  《七十家赋钞》  复古 志  比兴 词  
江南的文化地理界定及六朝诗性精神阐释
7
《江淮论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朱逸宁  出版年:2006
江南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这种特质是超越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江南进行文化地理界定显得十分必要。江南诗性文化的凝聚有赖于它的轴心期,刘士林先生将轴心期的概念引入到江南文化研究中,有助于我们...
关键词:文化地理界定  江南诗性文化  轴心期 六朝
从“无毒不丈夫”谈反义同词现象
8
《池州师专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梅光泽  出版年:2006
反义同词现象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语言现象,是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探寻其渊源、考察其成因,才能揭示其规律。本文试就反义同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一探讨。
关键词:反义同词 反训 语用  词义变化
欲望叙事:世纪之交以来叙事伦理的转型
9
《河北学刊》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张光芒 马航飞  出版年:2005
现代叙事在本质上具备伦理的意义。关注伦理核心要素的欲望叙事无疑更集中而深切地反映着自由伦理的演进历程。伴随着商业世俗主义思潮的合法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欲望叙事所呈现的现代主体性自由伦理现在其后、尤其90年代以来的...
关键词:欲望叙事 叙事伦理 转型  
清嘉道以降骈文尊体思潮探析
10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陈曙雯  出版年:20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社科基金项目(20070080)
清初骈文尚需要为自己的存在进行辩护,乾嘉时,骈文创作高峰到来,其成就足以与散文相抗,文坛因此出现了骈散之辨。在此大背景下,从嘉、道至晚清,骈文的尊体意识日趋明晰。骈文尊体的思潮与努力,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追溯骈文源头,...
关键词:骈文 尊体 骈散之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