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藏南    白垩系    青藏高原    白垩纪    早白垩世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587H指数:14WOS: 34 EI: 17 北大核心: 44 CSCD: 4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和研究方法:回顾与进展 ( EI收录)
1
《地学前缘》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成善 戴紧根 刘志飞 朱利东 李亚林 贾国东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2006CB701400)
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是新生代以来众多地质事件的边界条件。因此,它对于我们理解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以及亚洲环境变化等许多地质过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各种替代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高原隆升历史,然而,不同方法所得出...
关键词:西藏高原  喜马拉雅  隆升历史 新生代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来源与成岩演化
2
《沉积学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孙治雷 黄思静 张玉修 王庆东 包申旭 孙致学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086)资助
由于在成岩过程中能有效抵抗上覆岩层的机械压实作用,抑制石英在颗粒表面成核的数量,自生绿泥石包膜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的原生粒间孔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须家河组早期自生绿泥石物质来源主要有同沉积的富铁沉积物的溶解、河...
关键词:自生绿泥石  须家河组 物质来源  成岩作用 储层质量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研究——从重大地质事件探寻地球表层系统耦合
3
《地球科学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王成善  出版年:2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编号:2006CB701400)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将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大洋缺氧事件—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和机制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海陆相整合研...
关键词:白垩纪 地质事件 温室气候  地球表层系统
藏北长江源地区河流地貌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4
《中国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李亚林 王成善 王谋 伊海生 李勇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2022)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4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200213000002)资助。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
关键词:青藏高原 长江源地区  河谷地貌 新构造运动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 EI收录)
5
《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黄永建 王成善 顾健  出版年:2008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6CB701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040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332020);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编号IGCP555)资助的成果
白垩纪古海洋中分别在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和Coniacian-Santonian期间发生多次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分别被称为O...
关键词: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研究进展  
四川盆地白垩系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探讨 ( EI收录)
6
《地质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曹珂 李祥辉 王成善  出版年:2008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6CB701401)资助的成果
四川盆地是中国白垩纪最具代表性的陆相沉积盆地之一,主要发育一套广布的红色碎屑岩沉积,且膏盐、沙漠相沉积发育。本文在前人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粘土矿物气候指标、结合沉积物碎屑成分,着重讨论了中侏罗世—古近纪早期四川...
关键词:四川盆地 白垩纪 碎屑组份  粘土矿物 古气候
藏南古近纪甲查拉组物源分析及其对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启动时间的约束
7
《矿物岩石》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魏玉帅 王成善 李祥辉 曹珂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藏拉孜-仁布地区的"修康群"与特提斯演化(批准号:4027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特提斯喜马拉雅晚白垩世大洋红层与古海洋变化(批准号:40332020)
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江孜地区古近纪甲查拉组角度不整合于晚白垩世宗卓组之上,系该地区最高(时代最晚)海相地层。运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物源区主要为近源再旋回造山带,岩屑的母岩类型主要是岩浆...
关键词:物源分析 大陆碰撞  特提斯喜马拉雅 甲查拉组  江孜  藏南
Gaia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 ( EI收录)
8
《地质学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孙枢 王成善  出版年:2008
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06CB701400)资助的成果
本文简要介绍了Gaia理论的提出背景、科学内涵,及其最初验证模型———雏菊世界。Gaia理论将地球与生物当作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整体,强调生物圈对全球环境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分析Gaia理论在全球变化、地质事件...
关键词:Gaia理论  地球系统科学 生物圈 地质事件 全球环境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与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研究及展望
9
《古地理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牛新生 王成善  出版年:2010
异地碳酸盐岩块体是指已固结或半固结的、经过一定距离搬运再沉积而产于正常沉积地层中规模较大的碳酸盐岩块,它和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均属于再沉积碳酸盐岩。文章分析了岩崩、岩屑崩坍、海底滑坡、滑塌和碎屑流沉积的过程,讨论了异地碳酸...
关键词:碳酸盐岩块体  碳酸盐岩重力流  海底滑坡 滑塌 碳酸盐岩裙  碳酸盐岩海底扇  滑来岩块  滑塌堆积
四川广元地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粘土矿物与古气候
10
《矿物岩石》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 曹珂 李祥辉 王成善 王立成 王平康  出版年:2010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6CB701401)资助的成果
利用粘土矿物特征作为气候指标对四川广元千佛崖-剑阁朱家岩剖面中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的古气候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蒙脱石(25.8%~1.0%~46.8%)、高岭石(31.0%~12.5%~12.6%)、伊利石(31.3...
关键词:广元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粘土矿物 古气候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