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地震    GPS    M    汶川地震    地震预测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14,621H指数:59WOS: 375 EI: 572 北大核心: 1,993 CSCD: 1,93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1
《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江西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江苏省地震局 郑勇 马宏生 吕坚 倪四道 李迎春 韦生吉  出版年:2009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3-SW-1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04004);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116-1);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6BAC01B02-01-02)资助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发生了数十个M>5,数百个M>4以及更多的M>3的余震,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对这些地震进行了较完整的监测.通过利用P波到时数据对M>3的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发现余震分布有两个明显的...
关键词: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汶川地震 裁剪-粘贴  
基于GPS资料约束反演川滇地区主要断裂现今活动速率
2
《中国科学(D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 王阎昭 王恩宁 沈正康 王敏 甘卫军 乔学军 孟国杰 李铁明 陶玮 杨永林 程佳 李鹏  出版年:20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33404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078002)资助
以GPS数据给出的川滇地区(96°~108°E,21°~35°N)速度场为约束,依据研究区已知断裂分布情况建立连接断层元模型,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了该地区主要活动断层的现今错动速率.结果显示,印藏碰撞引起的北北东向推挤和高...
关键词:川滇地区  GPS 连接断层元  断裂活动速率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 ( EI收录)
3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张国民 马宏生 王辉 王新岭  出版年:2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7)资助
本文在前人对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 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共2 6个活动边界带的构造变形与强震活动,包括强震分布与活动边界带的关系,边界带构造活动速率与地震活动水平及强震...
关键词:活动地块 边界带  强震活动 构造变形  
非构造形变对GPS连续站位置时间序列的影响和修正 ( EI收录)
4
《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王敏 沈正康 董大南  出版年:2005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01B010201);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1CCB01100)基金资助.
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形变场通常包含有构造形变与非构造形变二类信息,去除其中的非构造形变信息对于有效运用GPS数据研究构造形变场至关重要.本文运用国际卫星对地观测资料及各类地球物理模型,定量计算海潮、大气、积雪和土壤水、海...
关键词:地壳运动 非构造形变  质量负荷  GPS
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
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杜学彬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8BAC35B01-8)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编号:2006BAC01B02-04-03)资助
研究了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及其产生原因.第Ⅰ类变化属于地震前兆现象,是震前中期、短临阶段的视电阻率异常;第Ⅱ类变化是在中国大陆或西北、华北等大区域,同步、似同步发生的视电阻率长趋势变化的转折/加速异常,或在长趋势...
关键词:强地震 视电阻率 两类变化  时空丛集  汶川地震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 ( EI收录)
6
《地球物理学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江在森 刘经南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01B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4005)资助
简要论述了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利用GPS资料建立水平运动速度场统一模型和应变场的方法.讨论了建立基于不同参考基准和几何变形含义的地壳运动模型及空间不同尺度和频率域应变场等问题.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资料进行了处理...
关键词:最小二乘配置 地壳运动 速度场统一模型  应变场 GPS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 ( EI收录)
7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闻学泽 张培震 杜方 龙锋  出版年:200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课题(2004CB418401);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ED2008B01)资助
为了了解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本文综合历史与现代地震资料,从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其邻区的视野研究了汶川地震前1-2千年的强震活动性,以及震前20年的地震活动性背景.结果主要表明:(1...
关键词:汶川地震 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  地震空区 龙门山断裂带 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 ( EI收录)
8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 江在森 方颖 武艳强 王敏 杜方 平建军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01B02-02)资助
利用GPS等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应变积累,以及大区域地壳运动微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同震位移场分布等分析、讨论了汶川地震前近10年区域地壳变形的表象所反映的大震孕震最后阶段的物...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GPS 地壳运动与变形  动态过程 孕震过程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 ( EI收录)
9
《地球物理学报》四川省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易桂喜 闻学泽 辛华 乔慧珍 王思维 宫悦  出版年:201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1-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2008CB425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40)共同资助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B值 地震视应力 相对应力水平  强震危险性
巴颜喀拉块体北和东边界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与2008年汶川地震 ( EI收录)
10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闻学泽 杜方 张培震 龙锋  出版年:2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2008BAC44B0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ED2008B01)共同资助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的东边界.为了探讨区域动力学背景与该地震发生的关系,本文基于活动构造、震源机制解、GPS站速度、地震破裂展布以及历史大地震活动等资料分析巴颜喀拉块体北、东两个边界断裂系统的运动、变形以...
关键词:巴颜喀拉块体  边界断裂系统  大地震序列  构造动力学 汶川地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