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  ( EI收录)  

The background of historical and modern seismic activities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2008 M_S8. Wenchuan, Sichuan, earthqu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闻学泽[1,2] 张培震[3] 杜方[2] 龙锋[2]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2]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 [3]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课题(2004CB418401);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ED2008B01)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52

期  号:2

起止页码:444-4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了解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本文综合历史与现代地震资料,从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其邻区的视野研究了汶川地震前1-2千年的强震活动性,以及震前20年的地震活动性背景.结果主要表明:(1)至少在2008年之前的1100-1700年中,龙门山断裂带未发生M≥7的地震,相对其南、北两侧的其他活动断裂带(或段)形成一个地震空区,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发生在该空区中;(2)17世纪以来,在由龙门山断裂带大部分地区、川北岷江—虎牙断裂带以及甘南文县—武都断裂带组成的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上共发生了12次M=6.5-8.0地震,显示出一个已持续了近400年、逐渐加速的应变能释放过程,2008年汶川M_S 8.0地震属于该过程中两次巨大地震之一;(3)汶川地震前20年,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不存在背景地震活动的平静,反而显示出比曾经发生过1879年M_S 8地震的一甘南文县—武都断裂带还略高的地震活动背景水平;(4)2008年汶川地震的强度远远超出龙门山断裂带的历史最大地震,说明仅基于数百年至一、两千年的历史地震记载,远不足以正确评估较低滑动速率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的潜在地震危险性.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  地震空区 龙门山断裂带 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  

分 类 号:P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