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钙华    兰科植物    景区    旅游景区    群落结构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74H指数:11WOS: 18 EI: 5 北大核心: 36 CSSCI: 4 CSCD: 3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世界自然遗产-四川黄龙钙华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 EI收录)
1
《地球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刘再华 田友萍 安德军 王海静 唐淑 张金流 孙海龙 刘彦 张清明  出版年:2009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07;40872168)联合资助
本文对作者十余年来在四川黄龙(世界遗产地)的钙华研究成果和最新的一些监测发现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为公众更好地了解黄龙、保护黄龙提供科学基础。主要结果和结论是:(1)黄龙钙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深部高分压的CO2在碳酸盐岩补给区...
关键词:钙华 成因  颜色  形成年代  地表水渗漏  人为污染
九寨沟黄龙地区钙华漏斗的特征与成因探讨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都理工大学;黄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杨俊义 万新南 席彬 蔡永寿 蹇代君 朱忠福 董立 杨宝林 石磊 程华稔 唐淑  出版年:2004
四川省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川科委计[1998]13号文)
九寨沟黄龙地区广泛发育着钙华滩流、湖泊、瀑布、洞穴与漏斗。本文对钙华漏斗进行了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并将其与钙华池、盆特征进行了对比,进而得出钙华漏斗导致九寨沟地区景观水量减少的结论,并提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办法是工程堵漏...
关键词:钙华漏斗  滩流  湖泊 瀑布 洞穴 水量
世界遗产——四川黄龙钙华景观退化现象、原因及保护对策分析 ( EI收录)
3
《地球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张金流 王海静 董立 赵德猛  出版年:2012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编号:2006-0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168)联合资助
近年来,随着游客人数的逐年增长,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钙华景观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地表水量减少,钙华彩池干枯、钙华沉积速率变慢以及水生藻类加速生长3个方面。为了阐明上述退化现象是源于旅游等人为活动因素影响还是自...
关键词:景观退化  原因  保护对策  四川黄龙  
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4
《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李鹏 唐思远 董立 罗毅波 寇勇 杨小琴 Holger Perner  出版年:2005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2001CB711103)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兰科植物具有附生与地生种类数目大致相同的特点,同时是世界上地生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地生兰科植物的保护是中国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而确定多样性中心对制定就地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兰科植物 多样性 四川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  保护策略  植物种类 植物生长  保护措施  针阔混交林 气候条件  植物保护  综合调查  植物分布 黄花杓兰  分布组成  草本群落  旅游活动 人为活动  植物资源  研究结果  科学数据  透光性  种类数  
四川黄龙沟优势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
5
《生态学报》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和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侯天文 金辉 刘红霞 安德军 罗毅波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8BAC39B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6BAD07B02)
在自然条件下,兰科菌根真菌对兰花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解高原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多样性状况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选取了四川黄龙沟的两种生境中生长的8种优势兰科植物,分别于植株的萌芽期(4月份)、生长期(7月...
关键词:温带兰科植物  菌根真菌 多样性差异  专一性 子囊菌
杓兰属植物的开花和结实动态
6
《生态学报》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桂灵 李鹏 台永东 安德军 寇勇 罗毅波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0900183);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培育资助项目(07XJGZB17);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08zx7106)
作为被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兰科植物的开花和结实动态对制定其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32007年的数据,对分布于四川黄龙寺自然保护区的5种杓兰的种群开花和结实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所有杓兰种类均是自交亲...
关键词:开花时间 花期长短  黄龙  杓兰 保护  
四川黄龙沟源头黄龙泉泉水及其下游溪水的水化学变化研究
7
《地球化学》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王海静 刘再华 曾成 刘香玲 孙海龙 安德军 唐淑 张清明  出版年:2009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07;40872168)
用水化学仪器自动记录、现场滴定及取样室内分析等方法,对四川黄龙沟钙华景区水的物理化学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龙钙华的沉积主要起因于水中CO2的大量释放,造成溪流自黄龙泉泉口向下游方向水的二氧化碳分压(p(CO...
关键词:钙华 水化学 温度效应 水生生物光合作用  黄龙沟  四川省  
四川黄龙沟森林植被中兰科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相关分析
8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黄宝强 罗毅波 于飞海 唐思远 董立 安德军  出版年:2007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2001CB711103)
四川黄龙沟内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兰科植物(19属30余种),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群落。目前尚不清楚在群落中这些兰科植物种之间作用关系。运用种间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黄龙沟森林植被兰科植物群落中的24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进行...
关键词:黄龙沟  兰科植物 种间关系
钙华天然海绵地质体多孔特性及其对水循环调节意义——以四川黄龙为例
9
《矿物学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代群威 党政 彭启轩 董发勤 李琼芳 罗尧东 王富东 赵学钦 安德军 张清明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7288;41572035;41472309;41741026);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6FZ0043)
四川黄龙自然遗产点以钙华景观闻名海内外,其钙华体多孔性地质结构,使钙华地质体具备"海绵"特性。本文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探地雷达、电磁法等地质探测技术对钙华地质体的多孔性质和水循环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多年现场踏勘...
关键词:黄龙景区  钙华 海绵地质体  多孔性 水循环
蚂蚁在高山鸟巢兰中的传粉作用
10
《植物分类学报》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四川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王淳秋 罗毅波 台永东 安德军 寇勇  出版年:200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合作研究博士工作站的大力支持
蚂蚁和被子植物之间存在广泛、普遍和多样的关系,但蚂蚁为被子植物传粉的现象却比较少见。在中国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黄龙沟内发现了一个蚂蚁传粉现象。蚂蚁(包括细胸蚁Leptothorassp.和立毛蚁Paratrechina...
关键词:蚂蚁传粉  花蜜 高山鸟巢兰  蕊喙运动  传粉效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