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批评文体    汤显祖    陆九渊    《水浒传》    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21H指数:7北大核心: 63 CSSCI: 39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从《申报》香烟广告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1
《东南文化》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王省民  出版年:2006
近代广告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西文化的融合起了促进作用。探讨《申报》香烟广告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及社会风气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香烟广告 《申报》 文化交流 社会风气
走下神坛的母亲——论张爱玲对传统母亲形象的颠覆
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曾琪  出版年:2004
对于母亲的书写大多是从审美的角度 ,歌颂她的伟大、无私和圣洁 ,使得母亲成为一种概念化、模式化的单面形象。张爱玲以她对生活的客观认识和体验 ,对传统的母亲形象予以颠覆 ,她消解了母亲创造生命的伟大性 ,并对母亲作为儿女的...
关键词:母亲 张爱玲  颠覆
孟戏的民俗心理沉淀与嬗变——以江西广昌甘竹刘家、曾家村族《孟姜女》戏曲为例
3
《艺术百家》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章军华  出版年:2007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科研项目<古海盐腔的遗存与嬗变>(项目编号:06BJW021)阶段性成果暨2006年度江西省社科规划办共建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孟戏的起源与发展历经一条这样的变迁痕迹:国吊——家吊——巫觋祭祀——佛法超度——文学雅化——民间混融——说唱艺术综合——戏曲终结形态等。孟戏的民俗心理嬗变过程中,沉淀着凭吊亡魂的主题意义偏移、民间审悲心理情结的坚守、以及...
关键词:孟戏 民俗心理 人头祭  
自我镜像·人生预演·成人仪式——论校园戏剧与青年学生的自我发展
4
《教育学术月刊》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中文系 刘文辉  出版年:2008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校园戏剧教育的素质整合功能与实施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7YB090)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校园戏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时尚,借助独特的艺术舞台帮助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
关键词:戏剧 青年 自我 发展  
百年《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检讨
5
《中华文化论坛》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 许勇强 李蕊芹  出版年:2010
《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是《水浒传》研究史上一大难题,自上世纪20年代胡适、鲁迅肇始,虽经几代学人努力,但距问题的最终解决仍有相当漫长的路。本文从梳理百年《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的成果入手,分析了四种常用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及...
关键词:《水浒传》 成书时间 研究方法  元末明初说  嘉靖说  
小说评价范本中的知识结构——以中国八十年代小说的域外解读为例
6
《当代作家评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 毕文君  出版年:2015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价史视阈下的八十年代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2WX28)阶段性成果
自“新时期文学”被作为描述当代文学重新焕发生机的命名开始,八十年代的文学连同对它的研究、评论与探讨都成为当代文学至今也无法规避的重要实绩,其中八十年代的小说无论在创作还是研究抑或批评的层面尤其显得突出。随着文学时空的展开...
关键词:八十年代  小说评价 知识结构 当代文学研究 解读  中国  范本 新时期文学
方相氏“黄金四目”的训诂与意义
7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吴昌林 章军华  出版年:2007
原始巫傩中的方相氏扮相特点“狂夫四人”与“黄金四目”释解是个谜,至今无定论。从古文字学角度考略可发现,“黄金四目”的“四”字原为“吅”之误,读“xuan”,义为“惊嘑(呼)也”,由此解开了“狂夫四人”与“黄金四目”意义的...
关键词:方相氏 黄金四目  训诂 意义  
近百年三国戏研究述评
8
《戏剧文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曲中心;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 许勇强 李蕊芹  出版年:2011
三国戏作为《三国演义》成书的重要素材和传播接受渠道,与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上世纪20年代胡适开始,三国戏的研究就成为"三国学"的一个重镇。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尚未有专文对该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本文通过对近百...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三国戏 元杂剧 研究综述  
原型的再生:孙悟空与方相氏
9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章军华  出版年:2006
有关孙悟空的原型之争初见于上世纪初,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类:胡适的“外来说”、鲁迅的“本土说”和当代学者季羡林的“混血说”等,均以“猴形”身貌特征———即以猴论猴作为追本溯源的立足点。笔者以为,“猴形”只是用来挪喻与吸引...
关键词:方相氏 孙悟空 《西游记》 原型  
从小说的叙事性到戏剧的小说性
10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邵维加  出版年:2007
小说的叙事性是小说的主要性质。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成为正宗的叙事文学或说是叙事文学的主体。戏剧有无小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戏剧有无叙事性的问题。戏剧客观上有许多叙事性。小说的叙事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在时间、空间、叙述、效果等方面有许...
关键词:小说 叙事性 戏剧 小说性  经典戏剧 改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