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花生    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    木薯    马铃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48H指数:11WOS: 8 北大核心: 71 CSCD: 5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属中的应用
1
《作物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熊发前 蒋菁 钟瑞春 韩柱强 贺梁琼 李忠 庄伟建 唐荣华  出版年:2010
广西科学基金(桂科自0832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60094);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815008-1-4);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助
花生属分子标记领域的研究远落后于其他物种,而栽培种花生因其遗传基础狭窄,用大多数分子标记技术都难以检测到丰富的分子标记,因此限制了花生属野生种在改良花生栽培种方面的利用以及建立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本文分别对花生...
关键词:花生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叶面喷施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2
《西南农业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邹成林 翟瑞宁 黄开健 谭华 郑德波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熊发前 韦慧 韦善珠  出版年:2019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822105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nycytxgxcxtd-04-02);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6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糯玉米科学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桂甜糯611、桂糯615和桂黑糯609)为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0.0、0.5、1...
关键词:硒肥 糯玉米 产量  硒含量 重金属
Effects of Once Fenlong Cultivation on Soil Properties and Rice Yield and Quality for 7 Consecutive Years
3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韦本辉 甘秀芹 李艳英 申章佑 周灵芝 周佳 刘斌 劳承英 胡泊  出版年:20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6B05);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6380017);广西农业科学院团队项目(2015YT60)~~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Fenlong cultivation for one tim...
关键词:Paddy field Fenlong cultivati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YIELD Quality  
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
《热带作物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会鲜 曹升 严华兵 谢向誉 尚小红  出版年:2019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桂科AA17202027-2);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团队项目(桂农科2015YT61);广西农业科技自筹项目(No.z201621)
本研究采取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生物有机肥为对照,设3个处理,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方式下食用木薯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的变化,探讨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食用木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
关键词:食用木薯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品质  
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5
《江苏农业科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熊军 闫海锋 韦绍丽 覃维治 唐秀桦 李韦柳 韦民政 郑虚  出版年:2016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1GXNFB01847);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桂农科2011YM2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广西薯类创新团队(编号:nycytxgxcxtd-03-11-01)
为揭示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光能利用率及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进一步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木薯+花生2∶2模式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和田间调查测定方法,研究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的光合特性、农艺...
关键词:木薯 花生 间作 产量  光合作用
甘蔗间作花生对不同耕层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6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 唐秀梅 蒙秀珍 蒋菁 黄志鹏 吴海宁 刘菁 贺梁琼 熊发前 钟瑞春 韩柱强 何龙飞 唐荣华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371);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8YFD0201009-0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3-华南区栽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AA19814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8YM07&2017JZ12)。
甘蔗间作花生是我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高效种植模式。本文研究了甘蔗/花生间作不同耕层土壤养分、酶、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作而言,0~20 cm间作花生土壤有效氮、有机质、微生物量氮含量、真菌、放线菌数量、...
关键词:甘蔗 花生 间作 耕层土壤 微生态
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7
《生态环境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 唐秀梅 黄志鹏 吴海宁 刘菁 蒋菁 唐荣华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37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1009-0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14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3-华南区栽培),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5YT57)。
玉米/花生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为了阐明玉米/花生间作效应机制,测定了玉米/花生间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并对这些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作...
关键词:玉米 花生 间作 根际土壤 主成分分析
广西地方葛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分析
8
《核农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尚小红 严华兵 曹升 肖亮 王艳 欧昆鹏  出版年:2019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6380087);广西藤县粉葛试验站(TS201431);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7195072)
为了解广西地方葛根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以SCoT分子标记对44份广西葛根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5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223个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194...
关键词:葛根  广西地方品种  SCoT  遗传多样性分析
葛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其开发利用
9
《农学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尚小红 曹升 严华兵 谢向誉 肖亮 曾文丹 陆柳英  出版年:2020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多倍体技术的高葛根素粉葛新品种创制与良种扩繁关键技术研发”(桂科AB185002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葛根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与遗传多样性分析”(2018GXNSFBA294001);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葛根深沟蓄水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桂科AA17204056-8);南宁市科技基地专项“富硒粉葛品种筛选及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9208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利用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葛根素合成途径C-葡萄糖基转移酶候选基因(联合资助培育项目)”(2018GXNSFAA294124);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葛根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与数据信息库的建立”(桂科AD17195072)。
笔者归纳了葛的本草考证、成分及功效、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品种选育、栽培繁育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葛根产业的健康发展,需依靠政府及科研部门重视、加强资源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建立葛根淀粉和葛根素同...
关键词:葛根  种质资源 成分  功效  种类  分布  栽培繁育  开发利用  
广西地方食用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0
《核农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谢向誉 尚小红 严华兵 曹升 王颖 肖亮 陆柳英 曾文丹  出版年:2020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BA198223);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120162130135252038-9);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桂农科2017ZX11);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45-7)。
为研究广西地方食用木薯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以48份广西地方食用木薯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指数、聚类分析、多态性和遗传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收集的木薯材料的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37.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
关键词:广西  地方食用木薯  遗传多样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