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语    语义    随笔    句法    艾略特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241H指数:8北大核心: 29 CSSCI: 24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北京话儿化成分的语义特点及语素身份
1
《语言文字应用》江汉大学中文系 王立  出版年:2001
北京话的儿化成分 (“ 儿”)的语音形式为音质性的卷舌特征 ,其特点是不仅不自成音节 ,且不自成一个音段 ,但又横跨韵腹韵尾两音段。这一非线性的音质特征表达了一定的意义 ,即总能表达“北京口语风格色彩” ,这一风格义属于...
关键词:北京话 儿化成分  非线性音质特征  北京口语风格色彩  语素身份  
简论划分汉语单句复句的标准
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大学中文系 李汉威  出版年:1998
单句、复句的划分标准是汉语语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大量例句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单句与复句的四个区分标准。并提出四者之间是“一主三辅”、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划分单句复句以“结构”为主,看其有几套句子成分;同时要善于把“结构...
关键词:单句与复句  区分标准  结构  语音停顿 关联词语 意义关系  
汉语“字/词”公众语感的测量
3
《语言文字应用》江汉大学中文系 王立  出版年:2002
本文采用社会测量方法 ,透过公众语感倾向观测汉语“字 词”并存且“字 词”有别的语言事实。测量结果显示 ,公众直觉中 ,字是文字单位 ,与音节大致对应 ;词是语言单位 ,与音步基本对应。但公众直觉中的词又不仅仅是韵律...
关键词:汉语 字  词  语感测量  统计分析 公众语感倾向  汉语事买  
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
4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大学中文系 刘祖斌  出版年:2002
媒介事件通常被理解为人为制造的“伪事件”,或者所有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事件。这种认识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媒介事件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媒介事件社会功能的发现和利用。因此,应重新对媒介事件加以定义,并且作出积极的评价。...
关键词:媒介事件 现场直播 社会影响  定义  
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研究汉语歧义现象
5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大学中文系 李汉威 黄春珍  出版年:2001
从性质、条件、范畴等方面论述歧义和多义的区别 ;主张从分析歧义产生的根源出发 ,按照三个平面来归纳歧义的类型 ;大量实例表明句法多义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而语用则为歧义提供成立...
关键词:歧义现象 平面  汉语 运用  多义性 句法 语义 语用  
儿童广告的误区
6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大学中文系 阮卫  出版年:2001
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 ,也传播着观念与思想。一些儿童广告中隐含着诸多消极、不健康的因素 ,对少年儿童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和语言规范产生误导 。
关键词:儿童广告 商品信息 思想观念  少年儿童 语言规范 行为举止 传播  
晚清新政时期的反地方自治风潮
7
《河北学刊》湖北大学;江汉大学中文系 周积明 谢丹  出版年:2002
晚清新政时期 ,清廷决定在全国城镇乡推行地方自治 ,作为民权政治的基础。但是 ,新政时期从上而下推行的地方自治在中国乡村遇到强烈的抵抗。本文分析了新政时期农村反地方自治风潮的复杂历史内涵 。
关键词:农村 新政 地方自治 现代化变革  反现代化
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的发展轨迹
8
《国际新闻界》武汉市江汉大学中文系 阮卫  出版年:2001
广告传播理论的起步、发展及走向成熟都集中于 2 0世纪的美国。随着社会的变迁、营销理论及传播理论的发展 ,广告传播理论亦实现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飞跃。这一飞跃使现代广告逐渐脱离了单纯推销商品的特性 ...
关键词:20世纪  广告传播理论  发展轨迹  人本主义 消费者中心
ABB式形容词的语体特征分析
9
《修辞学习》江汉大学中文系 郑梦娟  出版年:2004
ABB式形容词的语体差异,目前学界关注得很少。我们将其放到具体的不同类型的言语作品中进行考察,发现ABB式形容词具有艺术化倾向和风格的鲜明性。在不同语体中,ABB式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艺术语体、谈话语体、科学语体。在...
关键词:ABB式形容词 语体特征 语用分析 重叠形容词  使用频率  交际风格
汉语构词范式再探
1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大学中文系 王立  出版年:2000
“关爱”一词从规范对象到流行使用 ,表明“双字格”凭着极强的生命力已上升为汉语构词范式。其内部原因在于“双字格”是一个能够体现语言的节律原则和经济原则的“最小”结构式 ,易被作为一个节律 /意义的实体单位感知 ;其外在条...
关键词:汉语 双字格  构词范式  公众词感  成词途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