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人文社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高校    应用写作    西南官话    现代汉语方言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交通运输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149H指数:6北大核心: 20 CSSCI: 8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略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1
《新闻界》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 萧璐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大众传媒 教育功能 传播学 社会责任 理性精神  传媒自律
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意义——回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
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 赵志红  出版年:2004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的全面生产理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理论这一部分,而应该更强调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和人的本性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研究现状评析
3
《档案与建设》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 邹吉辉  出版年:2004
关键词: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连续体理论 档案学 电子文件
试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4
《攀枝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 肖璐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大众传媒 教育功能 教育方式 社会责任 新闻资源 教育内容
善意取得制度中特殊问题研究——盗赃物、遗失物的善意取得问题
5
《攀枝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 杨敏  出版年:2005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对其研究对编撰民法典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本文就盗赃物、遗失物的善意取得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明确这两种物的含义,然后具体分析在几种特定情况下可以适用。
关键词:善意取得制度 特殊问题  盗赃物 遗失物 物权法 民法
从《诗经》“周南”、“召南”看楚风与巴蜀文化之关系
6
《攀枝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唐世贵  出版年:2003
楚风的代表是《楚辞》;巴文化表征的却是音乐歌舞(巴渝舞);而蜀文化的本质原是桑蚕文化。由此,从《诗经》“二南”的成因入手,从微观上分析比较了“二南”中的有关篇章,找到了它的共同点和个别性,在比较研究中寻求其三者的交流与融...
关键词:《诗经》 《楚辞》 巴蜀文化 桑蚕文化  楚国  
奖惩的行为学价值
7
《教育探索》攀枝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代俊  出版年:2004
奖惩是典型的行为主义理论范畴的方法,它的最终目的是控制行为。当前,教师和学生家长在使用奖惩方法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教育效果下佳,甚至产生严重的负效应。因此,在使用奖惩方法时必须考虑其目的、价值及道德规范等问题。
关键词:奖励  惩罚 行为学 价值  
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
8
《攀枝花大学学报(综合版)》攀枝花学院社科系 邹吉辉 彭德惠 何永斌  出版年:2002
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是攀枝花市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区各族人民交际的主要用语。本文研究了该方言词汇的一致性、差异性及其特点、原因。
关键词:攀枝花市  城区  现代汉语方言 方言词汇 普通话词汇 西南官话 词类
攀枝花市农村县区现代汉语方音研究
9
《攀枝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社科系 何永斌 彭德惠 邹吉辉  出版年:2002
关键词:攀枝花市  农村县区  现代汉语方音  西南官话 方言 语音系统 声母 韵母
攀枝花方言词形研究
10
《攀枝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 彭德惠 何永斌 陈奎彦  出版年:2003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攀枝花市社科联和攀枝花学院的项目经费支持
词形是词法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大量语料 ,从词的构成和词形变化两个方面 ,描写了攀枝花方言词在内部形式尤其是外部形式上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攀枝花方言  词形 词汇 词语 同素词 形容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