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辩证法    本体论    形而上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499H指数:18北大核心: 152 CSSCI: 208 RDFYBKZL: 4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
1
《中国社会科学》吉林大学哲学系 刘福森  出版年:1997
本文认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完全抛开人类生存利益的尺度,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和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必然面临种种难以解决的理论难题。而造成这些理论难题的原因在于自然中心主...
关键词:生态伦理观 自然中心主义 自然主义  “应当”  生态伦理学 存在论 生态系统  “是”  自然物 生态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2
《中国社会科学》吉林大学哲学系 高清海  出版年:2002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主题 ,否认了人性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也就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与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认知的方向 ,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不同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完善人的...
关键词:思维特质 价值  中国  传统哲学 形而上学 人性 道  概念系统  
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 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3
《学术月刊》吉林大学哲学系 孙正聿  出版年:2002
关键词:当代中国  马克思  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发展'  自由发展  解放旨趣  解放历程  解放尺度  
论程序正义
4
《天津社会科学》吉林大学哲学系 姚大志  出版年:2000
正义应该成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可以分为“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前者是一种结果的正义 ,后者是一种过程的正义 ;前者主要与道德有关 ,后者主要与政治有关。程序正义是一种形式的正义 ,它要求法律和制度应平等地对待所...
关键词:正义 程序正义 规则性正义  法治正义  法律制度
中国本土的传统形态心理学与本土化的科学形态心理学
5
《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哲学系 葛鲁嘉  出版年:1994
探讨和研究本土的传统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异军突起的一种趋势.而西方或美国的科学心理学在其他国家的本土化,则成为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心理学进步的焦点.尽管前者引发出了后者,但实际上两者无论在研究的定向、涉及的内容、发...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 本土化心理学  西方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家  形态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心理行为 心理生活 科学形态  中国本土
辩证法与人的存在——对辩证法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6
《哲学研究》吉林大学哲学系 贺来  出版年:2002
关键词:辩证法 形而上学 人本源性  “自我创造”  
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
7
《哲学动态》吉林大学哲学系 高清海  出版年:1989
(1) 推进哲学理论发展,必须经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全面反思。现在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应该看作是一个重大的进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这意味着多年来我们所理解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名的哲学理论,其实并不完全符合它的创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本体论 实践观点  实践唯物论 马克思哲学思想 超越性  思维模式 哲学思维方式 本质  辩证唯物论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8
《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哲学系 贺来  出版年:2005
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整个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演变过程。应承认这种概括有一定理论依据,因而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
关键词:认识论转向 意蕴  “本体论”  “语言学转向”  哲学问题  哲学史研究 本体论哲学 演变过程  演化模式  具体分析  发展阶段  基本观点  内在联系  近代哲学  解释力  差别性 具体性  普遍性  绝对化 有限性  思想史  特定  遗漏  清醒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9
《哲学动态》吉林大学哲学系;哈尔滨理工大学社科系 刘福森 孙忠梅  出版年:1995
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应当包含根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而且还应当包含价值论的支撑和伦理的规范。因此,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一概念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伦理学,既是传统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在当代社会...
关键词:发展伦理学 社会发展理论  伦理问题 当代社会 元伦理学 社会发展规律  伦理原则 发展实践  传统伦理学 环境问题  
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
10
《东北史地》吉林大学哲学系 高清海  出版年:1997
(一)时代需要升华'人'的自我观念关于'类'的问题,我思考已经很久了。为什么要考虑并提出这个问题?总的来说是由对'人'的思考引发出来的。当前人类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无论从我们面临的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众多社会的现实问...
关键词:类哲学 类本性  哲学理论  理解人  根本性质  马克思  类生命 生命存在 抽象化 类本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