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贺来[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

年  份:2005

期  号:3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A-PROQEUST、CSSCI、CSSCI2004_2005、NSSD、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整个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演变过程。应承认这种概括有一定理论依据,因而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力。但是,任何普遍性的概括都不免以遗漏和牺牲具体性和差别性为代价,如果把上述哲学史演化模式绝对化,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那么就可能模糊哲学史的真实面貌,并遗漏重大的哲学问题。在本文,我们将通过对“认识论转向”的具体分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把“认识论”与“本体论”并列为两个独立发展阶段的观念是不严格和不准确的,相反,在所谓“认识论转向”后面,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本体论意蕴,“认识论”并没有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实现相对于本体论哲学的“根本转向”,而是与本体论不可分割地内在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使用“认识论转向”来总结近代哲学并以之与“本体论”相区别时,我们应对这种概括的特定意义和理论有限性保持清醒的自觉,以免导致对复杂的思想史的简化和对重大哲学问题的误解。

关 键 词:认识论转向 意蕴  “本体论”  “语言学转向”  哲学问题  哲学史研究 本体论哲学 演变过程  演化模式  具体分析  发展阶段  基本观点  内在联系  近代哲学  解释力  差别性 具体性  普遍性  绝对化 有限性  思想史  特定  遗漏  清醒  

分 类 号:B081.1] I207.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