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遗址    墓地    考古研究    考古学文化    出土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817H指数:24WOS: 94 北大核心: 667 CSSCI: 753 CSCD: 108 RDFYBKZL: 2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辽西区夏至战国时期文化格局与经济形态的演进
1
《考古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王立新  出版年:2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研究成果
本文所说的辽西区,依照张忠培先生的界定,“是指医巫闾山以西,北至西拉木伦河两侧,包括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小凌河及它们的支流地区”。区内以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为界,可分为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西区地貌...
关键词:辽西区  文化格局  夏家店文化  历史文化遗址
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
2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刘武 张全超 吴秀杰 朱泓  出版年:2005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030094)资助
对从新疆、内蒙古和内地7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居民牙齿磨耗、牙齿疾病、牙齿生前脱落及咀嚼肌发育情况进行的观察和对比发现生活在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居民牙齿平均磨耗与内地新石器时代居民大体接近。在磨耗方式上,新疆和内蒙...
关键词:牙齿  食物构成  考古学 体质人类学 新疆  内蒙古  磨耗方式  青铜—铁器时代  
中国北方东周时期两种文化遗存辨析——兼论戎狄与胡的关系
3
《考古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杨建华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In the Spring-and-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North China went through remarkable changes in material cu...
关键词:中国北方  文化遗存 东周时期 戎狄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发展阶段  物质文化  经济类型
郑州西山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4
《考古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陈全家  出版年:2006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目次 一动物骨骼出土简况 五 从兽骨遗存看风俗习惯 二 种属鉴定与描述 六 从动物遗存看生业模式 三 动物骨骼表面痕迹分析 七 从动物群看当时的生态环境 四 骨、角、蚌器制作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文化遗存 遗址 西山  国家文物局  新石器时代 风俗习惯  种属鉴定 文物考古
吉林延边珲春北山发现的旧石器
5
《人类学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陈全家 张乐  出版年:2004
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吉林珲春市北山旧石器地点于2002年发现。该地点位于图们江的冲积盆地内,石制品发现于其黄色亚粘土层内和地表。石制品共52件,包括砸击石核、锤击石片、石叶和工具(使用石片、刮削器、尖状器和矛形器);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占86...
关键词:吉林  珲春市  旧石器晚期 黑曜岩 石制品
西周墓中“毁兵”葬俗的考古学观察
6
《考古与文物》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井中伟  出版年:2006
本文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院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2004QN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谓“毁兵”葬俗,是指在死者入殓或下葬前,先将用于随葬的青铜兵器如戈、戟、矛、剑等人为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毁坏,再有意识地放置在棺椁内或墓室内不同的位置。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郭宝钧先生就注意到了这种特殊葬俗,他曾指出河南...
关键词:葬俗 西周 考古学 20世纪30年代  青铜兵器 河南浚县  考古工作
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人骨的牙病
7
《人类学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张全超  出版年:2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课题号 :2 0 0 0ZDXM780 0 0 4)
本文对辽宁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的牙病作了详细的观察。初步探讨了龋病和牙周病的罹患率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结果显示 :(1)龋病的罹患率男女间差异不显著 ,而牙周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 (2 )龋病的罹患率与年...
关键词:北票喇嘛洞  三燕文化  墓地 人骨 牙病 龋齿 牙周病
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发现的旧石器
8
《人类学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陈全家 王春雪 方启 赵海龙  出版年:2006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
2004年5月初,在对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调查中,在山坡台地的黄色亚黏土和含黄色砂质土的角砾层内获得40件黑曜岩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和使用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工具。遗址可能属于晚更新世的晚期,...
关键词:石人沟  石叶石核  旧石器时代晚期
玉柄形器名“瓒”说——辅证内史亳同与《尚书·顾命》“同瑁”问题
9
《考古与文物》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李小燕 井中伟  出版年:2012
玉柄形器是夏至西周时期中原地区比较常见的具有某种宗教祭祀色彩的重要礼器。根据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历史文献学资料,玉柄形器应定名为"瓒",它是三代祼祭用玉之一,将鬯酒灌注于玉瓒美食,贡献给祖先神灵歆享,应是祼祭的核心内容,也...
关键词:玉柄形器  瓒  裸礼  内史亳同  
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人骨研究
10
《人类学学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朱泓 张全超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05JJD780102);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0030094);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6BS3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KG00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本文对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颅骨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井沟子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汉代扎赉诺尔组、近代蒙古...
关键词:井沟子西区墓地  颅骨 北亚蒙古人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