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住宅小区    企业文化导向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父爱主义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13H指数:2北大核心: 2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1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朱必祥  出版年:2000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导向
基于规则正当性认同的制度“非均衡”分析
2
《理论学刊》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朱宪辰 关宏宇  出版年:2013
为了理解中国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基于个体方法论的制度内生框架,可以将其归纳为交往规则正当性认同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并存的规则认同有两种,一是"平起平坐愿买愿卖,说话算数不欺不赖"的对等"交易规则",二是不对等的"支配...
关键词:制度内生分析  主观博弈  共享知识 规则偏好  父爱主义
伦理关系对企业制度文化的影响
3
《中外企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朱必祥  出版年:1998
关键词:企业制度文化 伦理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亲缘关系 伦理性 依赖关系  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规章制度  伦理化 沿海地区  
南京商界的“价格战”及其启示
4
《价格月刊》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孙剑平  出版年:1996
南京商界的“价格战”及其启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邮编:210094孙剑平(一)1996年春节前夕,作为南京商界“大哥大”的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首先“发难”,以迎新春送温暖为题,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降价幅度一...
关键词:南京市  商业企业  零售业 价格竞争
小区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性质划分
5
《住宅与房地产》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徐生钰 朱宪辰  出版年:2014
一、重提专有还是共有的问题近年来,就《物权法》中有关住宅小区专有一共有部分的讨论几乎已经沉寂,但是,现实困境依旧,最高法对深圳南天一花园两栋配套小楼的终审判决,似乎再次唤起人们对“从约定”的反思。
关键词:共有部分  性质  《物权法》 住宅小区 终审判决 约定
马克思生产劳动范畴的认识和深化
6
《甘肃理论学刊》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徐生钰 马应超  出版年:2002
本文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 ,试图澄清人们在这个范畴上的误解 ,并对其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  生产劳动  生产关系  
商品住宅小区车库、车位权益冲突的原因
7
2012朱宪辰 关宏宇 徐生钰  出版年:2012
中国城镇商品住宅小区车库、车位的权益纠纷冲突的普遍性、多发性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利益驱动,因为利益各方各为其利据理力争无可厚非,而纠纷矛盾在于各方都是有情可原的情况下,存在严重的情理冲突,这种情理冲...
关键词:使用功能  正常使用  情理冲突 物业纠纷 不可竞争性  商品住宅小区 权益冲突
“改制”为业主小组一业主代表大会的J小区案例
8
《住宅与房地产》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 徐生钰 李志云 朱宪辰  出版年:2014
一、南京J住宅小区背景 该小区属于建设单位获得土地使用权总体范围内,属三个项目中商品房建筑面积最大,最先建成交付的项目。三个项目占地面积约49.9万平方米。
关键词:代表大会  业主 案例  改制  土地使用权 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  建筑面积
广州物管立法修改的四方面解读
9
《住宅与房地产》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南京市玄武社区合作治理研究中心 朱宪辰 徐生钰  出版年:2013
《广州市物业管理办法》在2012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征集意见稿”的基础上,于2013年4月16日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开了“草案”稿。我们可以发现从“征集意见稿”到“草案”,许多重要的节点都进行了修改。以下就四个方面...
关键词:广州市  修改  解读  立法  物业管理 法制办 市政府  征集
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设置的功能错位
10
《住宅与房地产》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 徐生钰 朱宪辰  出版年:2014
一、前期物业管理过渡的必然性 作为共有不动产的住宅小区,“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分别签订的,中国大陆的散户购房者并未成为住宅小区这个共有资产主体的份额成员,所以,小区的运行责任方依然是原建设单位,在中国...
关键词:物业管理招投标 前期物业管理 功能错位  制度设置  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  中国大陆  买卖合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