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陇东学院音乐学院音乐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声乐教学    歌唱    大学生    情感    浪漫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6H指数: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性及情感表现方式
1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陇东学院音乐系 段海燕  出版年:2006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创作、表演、欣赏的过程中,表演是创作与接受的中间环节。所以表演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对音乐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声乐表演同样是表演主体的创造性心理活动的过程,是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感情性再创造。文章...
关键词:声乐表演 二度创作 特性表现方式  
情感均衡律:声乐教学中的审美追求
2
《陇东学院学报》陇东学院音乐系 段海燕  出版年:2008
"情"是声乐艺术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前提,是声乐艺术存在的灵魂。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沉浸在声乐艺术氛围中,去充分体验美,在感情和情操上达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形成美的人格。而要实现这种美学追...
关键词:声乐教学 审美素质 情感均衡  
如何营造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
3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陇东学院音乐系 张芳  出版年:2006
本文从舞蹈艺术的特点,舞蹈教学中,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探究态度,以及教与学的角度,阐述了营造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对有于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及如何营造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
关键词:营造  和谐  舞蹈课堂气氛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4
《科技信息》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陇东学院音乐系 刘湘  出版年:2010
巴洛克时期,是西洋音乐史上最多彩多姿,也是最混乱复杂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音乐的发展是朝着好几个方向同时并进,乐曲的形式与构造也不断地在发展和演变,所以这个时期呈现出一个现象,那就是新、旧不同风格的音乐很明显同时并存。...
关键词:巴洛克 音乐特征
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
5
《陇东学院学报》陇东学院音乐系 张芳  出版年:2010
本文从陇东秧歌的源流结合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论述了陇东秧歌的体态特征和韵律节奏问题。
关键词:陇东秧歌  文化内涵 风格特征  
陇东道情音乐刍谈
6
《陇东学院学报》陇东学院音乐系 马登峰  出版年:2009
陇东道情音乐从孕育诞生,成熟发展,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现仍然活跃在陇东大地。从而又走向都市,走向大学,漂洋过海,出访国外。一门古老的艺术能长期坚强的生息着,有它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自身有着顽...
关键词:陇东道情 道教与道情  人文与道情  陇剧与道情  特点和价值  
论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作艺术和表演艺术
7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陇东学院音乐系 马登峰 马金龙  出版年:2005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是近年来非常有影响的二胡作品之一,是根据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同名诗而创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分析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作手法、体裁结构、音乐内涵、演奏技法,对于准确、完美、科学地诠释这部作品有着...
关键词:新婚别  创作  演奏 欣赏  
大学课堂内师生隐性冲突剖析
8
《卫生职业教育》陇东学院教育学院;陇东学院音乐系 李晓红 常建萍  出版年:2010
大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双方在地位和行为上的不同及角色规范的差异性。隐性冲突成为课堂内师生冲突的主要形式。隐性冲突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剖析师生的隐性冲突有一定的现实指...
关键词:大学课堂 师生冲突 隐性冲突  
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亚健康的干预作用及方法
9
《卫生职业教育》陇东学院音乐系 刘湘  出版年:2011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一般是指机体虽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但却出现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低下、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
关键词:音乐疗法 大学生 亚健康 干预作用 干预方法
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一个亮点——论原生态唱法的学院化构建
10
《陇东学院学报》陇东学院音乐系 段海燕  出版年:2010
长期以来,“西洋美声”始终在我国声乐教学中占据着主流位置,而我国民族原生态唱法一直不能作为正常的声乐教学内容进入声乐艺术教育体系,因此对原生态唱法进行学院化构建实属必要。首先,社会的撞击与转型使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日益萎缩...
关键词:民族音乐艺术 撞击与转型  原生态唱法 声乐教学民族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