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知识分子    俄国史    华工    地缘文化    十月革命    

研究学科:

被引量:16H指数:2北大核心: 4 CSSCI: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近代俄国知识阶层对东方和中国文化的认识
1
《学习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 张建华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度规划项目(06JA770005)
19世纪以来、尤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之后,俄国不得不在同时面对强势西方和衰势东方的背景之下,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的国家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文化寻根和历史反思过程中,俄国知识阶层对东方文化基本上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在俄国知...
关键词:俄国知识阶层  地缘文化 中国文化 东方罪恶意识  
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形象的转变
2
《学习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 张建华  出版年:2009
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NCET)
自19世纪70年代始,来自中国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破产农民和无业居民大量移居俄国的东部地区乃至欧俄核心地带,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了俄国境内广泛分布、人数庞大、从业各异的华工群体,成为近现代史上跨国界、跨文化的...
关键词:旅俄华工  远东地区  中国形象  华工形象  
以赛亚·伯林视野下的苏联知识分子和苏联文化
3
《俄罗斯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 张建华  出版年:2012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苏联早期‘文化革命’与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项目批准号:10YJA770068)的阶段性成果
以赛亚·伯林先后于1945、1956、1988年访问苏联。三次访问都时值苏联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伯林所到之处,刻意留心考察苏联文化艺术、知识分子生存和创作状况、知识分子与政府的关系,并且以其自由主义理念加以深刻的分析和批...
关键词:以赛亚·伯林  苏联文化  知识分子 苏维埃思想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与政治表达
4
《黑龙江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 张建华  出版年:2009
十月革命后,俄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历着"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冲击。在新经济政策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里,知识分子利用政策调整提供的公共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在苏维埃政权的政治规训之下,知识分子经历着...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时期 知识分子 公共空间 苏维埃政权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发的反响
5
《黑龙江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 张建华  出版年: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国通史"(11&ZD134)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不论在苏联朝野还是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近年来,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有专文或专著论及"秘密报告"的国际影响。"秘密报告"和苏...
关键词:“大历史”  “微世界史”  历史节点  
冯维津命题与近代俄国知识分子的觉醒
6
《黑龙江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 张建华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度规划项目(06JA770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NCET)
从冯维津的"俄国与西方"命题到"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大辩论,俄国发展道路问题成为年轻的俄国知识分子群体思考的首要问题。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争,在俄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巨大的开创性的意义,它标志着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的俄...
关键词:冯维津命题  斯拉夫派 西方派 俄国知识分子  
国家转轨与史学转型:从2012年俄罗斯历史年谈起——访彼得罗夫教授
7
《历史教学问题》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历史语言学学部;俄联邦人文学术基金会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俄国史专家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彼得罗夫 张建华 高龙彬  出版年:2013
尤里·亚历山大罗维奇·彼得罗夫教授,1955年出生于莫斯科,197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9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85年起在苏联国家博物馆、苏联科学院苏联历史研究所、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对外社会联系局工作。1990...
关键词:俄罗斯历史 国家博物馆  教授  彼得  史学转型 俄罗斯科学院  专家委员会  莫斯科大学  
国内学界近三十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8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2008 出版年:2008
国内学界近三十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9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 2008张建华  出版年:2008
回顾自从18世初至21世纪初,中国的俄国史研究经历了四阶段:第一阶段:相互观察和散点记录时期(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以游记为主。清代名臣张鹏翮的《漠北日记》(一名《奉使俄罗斯行程录》)、图理琛的《异域录》、方式济的《...
关键词:俄国史 研究阶段  历史文献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