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基 金: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NCET)
年 份:2009
期 号:1
起止页码:228-2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08_2009、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自19世纪70年代始,来自中国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破产农民和无业居民大量移居俄国的东部地区乃至欧俄核心地带,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了俄国境内广泛分布、人数庞大、从业各异的华工群体,成为近现代史上跨国界、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从这一群体中产生了最早的俄语翻译家、互市商人和革命家,诞生了第一个华人团体——中国旅俄联合会和旅俄华工联合会。在十月革命中,先进华工英勇地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之中。旅俄华工以自己的坚强、勤劳、聪慧和正义赢得了俄国人民的尊敬和苏维埃政权的信任,一举改变了俄国数个世纪以来形成的扭曲的中国形象。这一特殊群体以及生存和活动方式,不仅促进了中俄两大民族的相互认识、两大文化的碰撞交流,而且促进了现代中国形象在俄国(苏联)的形成,即超越了俄国(苏联)人乃至欧洲人传统的历史—文化视野之下的负面中国形象,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正面的政治—革命形象。
关 键 词:旅俄华工 远东地区 中国形象 华工形象
分 类 号:K512.51[历史学类] G0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