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老龄化    流动人口    总和生育率    乡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308H指数:39WOS: 1 北大核心: 197 CSSCI: 204 CSCD: 2 RDFYBKZL: 2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
1
《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邱泽奇  出版年:2005
在讨论技术与组织关系的研究中 ,有两种基本的理论模型 ,一为技术对组织的建构 ,认为技术引入组织后会重塑组织的结构或影响组织结构的变迁 ;另一为社会对技术的建构 ,认为技术是否适用取决于技术是否适应组织的结构 ,因而组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  组织结构  传统制造企业  组织关系  理论模型  技术引入  直接影响  结构重组  建构  刚性  实践性  结构性  可塑性  弹性  重塑  社会 供方
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
2
《人口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陆杰华 韦晓丹  出版年:2021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20ZDA32)的阶段性成果
人口老龄化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交融发展加剧了老年群体在融入数字生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此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刻不容缓。基于数字鸿沟和知沟理论视角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具体解析数字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的具体表...
关键词:数字鸿沟 老龄社会治理  分析框架  路径选择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
3
《人口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周皓  出版年:2012
文章简要归纳国内外社会融合理论和测量指标,检讨并重构个体层次的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讨论当前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总是处在从适应到区隔融合、再到融合这三个阶段中的某一点上,在构建测量指标体系时所...
关键词: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测量  效度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
4
《社会学研究》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李忠路 邱泽奇  出版年:2016
北京大学"985"项目资助
对于家庭背景与儿童学业成就间的关系,既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家庭背景对最终教育获得的影响,但教育获得是一个连续过程,对受教育过程缺少分析,就难以理解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受教育机会的过程性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基线数据(...
关键词:家庭背景 教育机会 教育参与 学业成就
性别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
5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刘爱玉 佟新  出版年:2014
2011年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项目编号10@ZH020);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及发展对策研究”(10JZD0045-1)成果
基于2010年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男女两性的性别观念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过渡状态,但女性的性别观念总体上更趋现代,越年轻者性别观念越趋向于现代;男性的性别观念更偏传统,且在不同年龄群体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关键词:性别观念 性别地位实践  夫妻间地位关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迈向“家国一体”的国家与农民关系
6
《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周飞舟  出版年:2021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21AZD040)的部分成果。
本文使用2018-2020年在全国调研的贫困村案例,考察脱贫攻坚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充分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形态,这种形态不是西方“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下利益主体...
关键词: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家国一体 国家与农民关系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7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高丙中  出版年:2006
在过去二十年里影响深远的《写文化》中文本终于要出版了,作者借此机会成文,略述民族志在三个时代的发展,在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和反思民族志的演进序列里理解《写文化》一书的学术位置。文章也介绍了《写文化》从研讨会到论文集过程...
关键词:写文化 民族志 反思性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8
《人口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郭志刚  出版年:200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家庭代际关系的人口社会学研究”(05JJD840002)的成果之一”
中国已经达到低生育水平,但对真实生育率却一直迷茫,人口规划与宣传口径与实际调查统计长期严重脱节。为了推进低生育水平研究,文章综述了低生育率类型的划分口径,并对若干生育率或出生漏报率的估计从方法上做了简要评论。借鉴国外低生...
关键词:低生育水平 影响因素 推迟生育  性别偏好 流动人口
一本与一体:中国社会理论的基础
9
《社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 周飞舟  出版年:2021
本文是对建立中国社会理论基础的一个尝试性探索。近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在处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时难以深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认识,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的瓶颈。本文从中国传统...
关键词:差序格局  反馈模式  一本  一体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10
《中国人口科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郭志刚  出版年:201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08ARK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六普人口年龄结构为标准,模拟过去20年人口进程及其主要人口指标,然后与其他来源的人口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六普结果可以判断,1990~2010年间的人口估计和预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高估了出生人口数量,高估了生育水...
关键词:六普  模拟预测  人口指标 统计调整  偏差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