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OU Feizhou(Department of Sociology,Peking University;The Center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of China,Peking University;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Peking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3]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4
起止页码:1-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是对建立中国社会理论基础的一个尝试性探索。近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在处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时难以深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认识,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的瓶颈。本文从中国传统的家庭理论入手,以费孝通提出的"反馈模式"为切入点,深入讨论父子关系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差序格局和中国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解。本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一体本位"而非"个体本位"。一体的思想源于"一本"的社会意识,即以父母为本而非以天为本或以神为本,这在中国传统的祭礼中有明显体现。"一体"是指"父子一体""母子一体",这种深层的社会意识在中国经典文本中有突出表现,本文对与此相关的儒家典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一本"和"一体"的社会意识构成了以"孝"为本的社会伦理体系,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相互呼应。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孝并非一种私德,而是一种具有基础作用的"公德",孝是众德之本,一个真正的孝子也会是一个忠臣。"孝"背后的一本和一体意识也是我们理解差序格局概念以及当今诸多社会现象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取决于这种深层的社会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结构的转型。
关 键 词:差序格局 反馈模式 一本 一体
分 类 号:C912[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