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壮族    宗教    故地    信仰    民族文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01H指数:6北大核心: 6 CSSCI: 7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
1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何颖  出版年:2000
品牌化运营是文化与经济运作的最佳结合点。民族文化品牌化运营有其特定的机制和系统。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的前景 ,在于努力满足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 ,展示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 ,遵从市场运作法则 。
关键词:民族文化 广西  文化品牌 品牌化运营 品牌定位  
中国壮侗语族群的糯稻、糯食与糯祭文化
2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黄桂秋  出版年:2016
中国壮侗语族的祖先古越人是农耕稻作文化的开创者,也是糯稻最早的种植者。自古至今,壮侗语族群在糯稻种植、糯米饮食、糯祭礼仪等方面,已经形成全面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链,是中国稻米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有...
关键词:中国  壮侗语族群  糯稻糯食糯祭  文化
刘三姐文化的人类学解读
3
《河池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黄桂秋  出版年:2008
刘三姐文化表现形态主要是传说、歌谣和民间信仰,与之相关的戏剧、影视、商品和旅游等则是其衍生物。刘三姐是壮族中古时代壮汉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英雄,刘三姐文化是在壮族民歌文化基础上,融合中国南方各族群娱乐浪漫文化因子共同打造的...
关键词:刘三姐文化  人类学 狂欢符号  
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4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 黄桂秋  出版年:2016
广西社科规划项目“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历史考察与现代重建”(15BMZ008)
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
关键词:中越边境 壮族 歌圩文化  恢复重建
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与壮学体系构建
5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黄桂秋  出版年:2015
壮学是以壮族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壮学研究范畴性质决定了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不可或缺,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是壮民族的文化之根,壮族宗教信仰研究成果与壮学学科建设发展同步,继续深化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对壮学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壮族 民间宗教研究  壮学体系  构建  
那坡黑衣壮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策划
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简王华 何颍 巫鸿霞  出版年:2004
横向课题"那坡上劳山黑衣壮民俗文化村旅游开发策划"资助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高度聚居在广西那坡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淳朴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黑衣壮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其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该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民族文化,...
关键词:那坡县  黑衣壮 民族文化 旅游策划
壮族巫师的信仰世界
7
《文化遗产》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黄桂秋  出版年:2010
壮族巫师是指能沟通鬼神算卜治病的人。他们信仰世界中的宇宙观、灵魂观和神灵观等具有中国南方族群巫文化的鲜明特征,这些信仰观念除了被壮族麽教、师公、道公、僧公等民间教派融合吸收以外,还对壮族民众信仰心理产生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壮族 巫师 信仰世界
壮族布洛陀祭祀与越南雄王祭祀之比较
8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黄桂秋  出版年:2016
壮族布洛陀祭祀与越南雄王祭祀同属祖先崇拜信仰范畴。壮族布洛陀祭祀源于布洛陀创世神话和民间麽教信仰;越南雄王祭祀源于越南民间神话传说以及历朝历代国家意志的推动。比较壮族布洛陀和越南雄王祭祀两者之间的异同,有文化借鉴意义。
关键词:壮族布洛陀  越南雄王  祭祀比较  
壮族师公教神灵关系探析——以经书抄本《伕子请客》为例
9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 莫幼政  出版年:2011
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重点项目"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号:2009A0018
壮族师公教有明显的多神崇拜特征。祖师神三元真君虽有被尊为至上神的倾向,但众多神灵仍处于游离和分散的状态,没有被纳入一个严密的神灵体系中,神与神之间显现出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壮族师公教众神平等的根源在于历史上壮族长期处于分...
关键词:壮族 师公教  神灵 平等  
镇安故地壮族巫、麽、道斋醮仪式考察
10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广西大新县下雷中学 黄桂秋 侬兵  出版年:2007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06FMZ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MZ009)
镇安故地即今广西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全境和天等县的向都、把荷、都康、上映,大新县的下雷、硕龙、土湖等乡镇,史称镇安府。自古为壮族聚居地,操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民间信仰巫、麽、道并存,法事仪式通力合作。2006年秋,靖西...
关键词:镇安故地  壮族斋醮  巫麽道合一  考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