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由1979年成立的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1994年成立的杭州商学院法律系合并而成。30年多年来,学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成长壮大,现已进入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先进行列。   学院历史 ...   详细>>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法律    法院    司法    法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6,602H指数:29北大核心: 524 CSSCI: 517 CSCD: 15 RDFYBKZL: 8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
1
《社会学研究》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毛丹 王燕锋  出版年: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06BSH019)。
城郊农民并不都是欢迎地方政府的“撤村建居”工程的。本文运用经过修正的斯科特关于农民道义经济学的“安全第一”理论,选择浙江J市的一些城郊村作案例分析,提出城郊农民的排拒主要基于其不安全感:即在政府所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
关键词:城市化  撤村建居 农民 安全经济学
智慧社会中的“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2
《江海学刊》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高一飞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贯彻机制研究”(项目号:17VHJ008)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弱势群体"是由于数字科技的固有特征、不均衡传导以及社会既有结构等客观因素,导致权利缺失、能力不足,进而展现出地位边缘、资源匮乏、易受挫伤等特征的特定群体,可视为数字科技复杂特性、社会内在结构缺陷、虚拟空间秩序紊乱共...
关键词:"数字弱势群体"  智慧社会  数字人权  权利保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碎片政府到整体政府
3
《中国行政管理》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骆梅英  出版年:201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及其实现机制"(项目编号:11AZD020)的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用事业监管的行政法研究"(项目编号:10CFX019)的资助
部门横向分割的许可权配置形成了碎片化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由此导致的缺乏协作与管制矛盾、标准冲突与程序繁复以及市场准入壁垒的提高,造成了审批的高成本、低效率。对地方"一级政府内行业的联合审批"制度实践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
关键词:行政审批 整体政府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什么是正当法律程序
4
《中国法学》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 刘东亮  出版年:2010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行政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项目批准号:2010B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正当法律程序的判断标准是一个较难取得共识的问题。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行政主体没有偏见,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并说明行政行为的理由,在程序上才符合基本的交往理性。这三项要素是正当法律程序的核心,也是据以判断某一行...
关键词:正当法律程序 交往行为理论 交往理性 排除偏见  听取意见 说明理由  
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建设
5
《中国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曾令良 古祖雪 何志鹏  出版年:2015
编者按: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曰益提高。同时,我们所处的这...
关键词:国际法治 中国视野  法治建设 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 国际规则  法学研究
行政协议判断标准之重构——以“行政法上权利义务”为核心
6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韩宁  出版年:2017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对行政协议作出了界定与列举,却仍未对行政协议的判断提出明确的标准。通过对目前已有的理论、规范与案例进行整理,可观察到诸如承包、租赁合同、补偿协...
关键词:行政协议 行政合同 行政法上权利义务  受案范围 优益权  
权利认定的利益判准
7
《法学家》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于柏华  出版年:201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本权利的公益构成及其权衡方法研究"(15YJC820071);"宪法私有财产权边界的二元构造及其保障机制研究"(14YJC820051)的研究成果
基于权利的利益论,判断具体利益诉求是否构成权利的标准是"利益的相对重要性"。被保护的利益只有比因此而受到限制的其他利益更重要时,才能构成权利。该利益判准经由个案利益衡量而具体化,包括利益的重要性判定和利益的重要性比较这两...
关键词:新型权利 权利认定  利益判准  利益衡量  基础利益  
程序正义对司法信任的影响——基于主观程序正义的实证研究
8
《环球法律评论》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苏新建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ZZ022);司法部项目(项目编号:13SFB500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Y13G030015)的阶段成果
程序正义有两个维度:客观程序正义和主观程序正义,传统的法学研究主要关注客观程序正义。司法信任及其评估与民众的主观认知是无法割舍的,所以主观程序正义可以成为研究司法信任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基于法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实证研究发现...
关键词:主观程序正义  司法信任 司法满意度  司法公信力
国际造法:基本原则及其对国际法的意义
9
《中国社会科学》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古祖雪  出版年:2012
国际造法的基本原则属于立法原则的范畴。国际造法的基本原则为:客观性原则、国际民主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和国际法治原则。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国际造法中,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使国际法成为国际社会真正的法...
关键词:国际造法  客观性原则 国际民主原则  国际合作原则  国际法治原则  
环境法律观检讨
10
《法学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巩固  出版年:2011
当前环境法学表象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专业性不强的危机,其根源在于较为落后的法律观。在一些环境法理论中作为言说基础和前提预设的"法"与作为现代法治基础的"法"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法律道德主义色彩浓厚、与科学规律界限不明、主...
关键词:环境法 环境法学 环境法治 法学方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