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钼    2-苯并噻唑    邻苯二酚    显色反应    

研究学科: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机械类    

被引量:555H指数:12WOS: 21 EI: 19 北大核心: 58 CSSCI: 1 CSCD: 6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药物和食品中抗坏血酸 ( EI收录)
1
《分析化学》南京化工学院应化系 王占文 陈玉銮  出版年:1991
本文研究了抗坏血酸在磷钼杂多蓝形成反应中的现象,优选了测定条件,建立了测定其含量的磷钼蓝光度法。测定了波长在820nm、660nm处不同浓度区的摩尔吸光系数,求得其线性方程。线性范围为0.4~24ppm,方法检检限为0....
关键词:抗坏血酸 测定  磷钼杂多酸
碳钢表面稀土转化膜的XPS和AES研究
2
《中国稀土学报》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方景礼 王济奎 刘琴 宋文宝  出版年:1994
用浸渍法在A3钢表面上获得了稀土转化膜,此膜呈均匀的金黄色,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硫酸铜点滴、盐水浸泡、硫化氢气体等加速腐蚀试验以及膜层的电化学测试均证实此膜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膜层的XPS(x射线光电子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碳钢 稀土转化膜 XPS AES 表面处理
16Mn钢在3%氯化钠水溶液中的阴极保护及其氢脆敏感性
3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邱开元 魏宝明 方耀华  出版年:1992
本文用失重法和慢应变率法确定16Mn钢在3%氯化钠水溶液中适宜阴极保护电位区间,用扫描电镜观察慢应变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16Mn钢在3%氯化钠水溶液中适宜阴极保护电位区间是:-775mVSCE——-900mVSCE。...
关键词:锰钢 16MN钢 阴极保护
溴类杀菌灭藻剂的研究现状
4
《工业水处理》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韩应琳  出版年:1995
研究探讨了溴类杀菌灭藻的主要性能、种类和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溴类杀菌灭藻剂在pH≥7和/或含氨、氮化合物的水中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用量低。与氯类杀菌灭藻剂混合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氯类杀菌剂的用量,并相应地减少了总余氯量,减轻...
关键词:溴类  水处理 杀菌剂 灭藻剂  
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中成药中汞含量
5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南京军区后勤部药检所 周国华 章杰兵 姚成 王会元 赵化龙  出版年:1994
介绍了冷蒸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以HNO3,H2SO4和H2O2为氧化剂,SnCl2为还原剂,测定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和大活络丹等中成药中汞含量的方法。检测限为0.8ng/ml。各测3批样品,所得...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六味地黄丸 乌鸡白凤丸
多孔性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6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鲁新宇 路建美  出版年:1995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在惰性溶剂中进行悬浮聚合,从而制得了内部具有小孔、外形呈蓬松状的粒子。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溶剂种类及反应温度等因素时吸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所得树脂可吸相当...
关键词:多孔性 吸油性树脂 合成  性能  
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钢筋钝化膜的光电化学方法研究
7
《电化学》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储炜 史苑芗 魏宝明 杨勇 陈旭光 林祖赓  出版年:1995
利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pH=9.0~13.8)钝化膜的电子性质,结果表明,钢筋在该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是一种无定形的n-型半导体成相膜,膜由多种铁氧化物组成,其组成受溶液中的离子、pH值、成膜电位...
关键词:钢筋 钝化膜 混凝土孔溶液  光电化学
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的合成
8
《工业水处理》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韩应琳 刁月民  出版年:1993
用亚磷酸二甲酯、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和丙烯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经三步反应得到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总收率为18-96%,工业试生产总收率为93-96%。用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证了合成产品...
关键词:水处理剂 膦酸丁烷  三羧酸 PBTCA
复极性粒子群电极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
9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汪群慧  出版年:1990
本文研究了用复极性粒子群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说明本法具有高效率、低能耗、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关键词:印染 废水处理 粒子群电极 活性炭
表面氧化层对低碳钢氢渗透行为的影响
10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袁晓姿 徐坚 孙秀魁 魏宝明  出版年:1995
利用气相氢渗透技术,测定了#10碳钢表面镀Pd和预氧化两种状态(在80-330℃温度范围内)的有效氢渗透率和扩散系数,结果表明:低于150℃,表面氧化层(主要为Fe3O4)对氢在钢中的渗透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有效氢渗透率降...
关键词:氢渗透 氢扩散 低碳钢 表面氧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